在惠安崇武古城內(nèi)的西南角,有個看似不起眼的小漁村叫潮樂村。走在村莊水關內(nèi)古老而滄桑的土地上,俯拾皆是“海絲”史跡:古濠舊家、顯公祠、黃吾野故居、林廣記、染絲井……它們見證著璀璨的東亞文化交流史,也都蘊藏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現(xiàn)在,請帶上“藏寶圖”,跟隨記者的腳步,開始奇妙的水關尋蹤。
潮樂水關游覽圖
第一站
水關門
水關門被稱為崇武古城“第五城門”。
從崇武古城風景區(qū)大門往北走100多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號稱崇武古城“第五城門”的水關門。它高2.1米,寬1.3米,扼交通隘口,是我國現(xiàn)存七座古城中最小的一個城門。崇武古城的制高點在城中的蓮花峰,而最低點正是水關。關外是澳口,天文大潮時,海水從城根下的涵洞涌入。如果遇上臺風暴雨,沒了水關排泄,“水關漁家”就會成“水里人家”。
站在水關口的“水關井”邊,還得說說這關門外不遠處另一口姐妹井“試酒井”的故事。傳說清代康熙年間,這里有個心性善良的年輕媳婦非常孝順公公,天天好酒伺奉。后來公公猝然去世,媳婦卻被謠傳用毒酒害死公公。她憤而投井,冤魂不肯散去,夜里經(jīng)常倚佇井沿,捧著一碗井水,請過路人試“酒”。從此夜里再沒人敢獨自走這條路。后來一艘外來商船的船老大赴宴后醉酒經(jīng)過井邊,喝了碗“酒”后大贊是好酒,媳婦冤魂從此銷聲匿跡。人們便把這口水井稱為“試酒井”,以懷念那位蒙冤的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