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2日訊 中考考得好,不代表孩子一定能上公辦名校——除了成績,志愿填報是關鍵。上周六晚7時,海都“2015中考志愿填報大型公益講座”在泉州科技中學舉行,中考志愿填報專家郭文峰老師就“如何填報好志愿”,與到場的300多位考生家長進行了現場交流。
“今年泉州中招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擇校生,這對于想報五中、一中、七中這幾所一級達標校的學生來說,意味著競爭加大,一旦志愿沒填好,很可能就掉到二級達標高中錄取這欄。”郭老師表示,考生、家長在填志愿時,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成績定位,給自己正確排序,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講座已結束,家長們依舊圍著郭老師咨詢
明確定位,給自己正確排序
相比去年,2015年泉州初三考生人數為13406人,比2014年的考生數多了1800多人;而2015年泉州中招的錄取人數只比2014年多了108人,再加上今年泉州中招取消擇校生,這意味著考生想要進入一中、五中、七中、培元、城東等五所市區一級達標高中的話,除了各校面向外縣市招生的名額,以及保送生、推薦生等有限名額外,只能通過“統招生”和“定向生”兩大途徑。沒有了“擇校生”這一緩沖區,郭老師表示,考生及家長尤其要注意“定向”批的學校填報。
“所謂的統招生,其實是這5所一級達標高中面向市區所有考生進行選拔,而定向生,根據指標定向到學校的原則,其實是一校考生在校內進行選拔,相對統招批次來說,定向生被錄取的幾率會更大。當然,前提是,考生要對自己的成績有準確定位,并且對成績排名在你之前的同學的選擇,有清晰的了解。”郭老師建議家長和考生知己知彼,才能提高志愿填報的錄取幾率。
比如,平時成績在410分段的考生想報考五中的話,在統招批次填報五中,被錄取的可能性比較低;而通過定向批次填報,如果考生成績在學校的排位是在五中分配給學校的定向指標之內,那么通過定向批次被五中錄取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結合實際,學會有所取舍
除了給自己成績做好排序外,郭老師現場還建議家長們要對心儀學校近幾年錄取線做好了解,做好學校的取舍工作,“不要自己給自己挖坑”。
“比如說,泉州五中和泉州七中,這幾年來都是在第一志愿就錄滿。這意味著,考生如果在第二志愿填報泉州五中或者泉州七中的話,即使成績再高,也不可能被錄取。”郭老師建議家長、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要報齊志愿,二要考慮梯度。“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成績不錯,統招第一志愿填五中,第二志愿填七中,本意是想給孩子上‘雙保險’,覺得五中上不了還可以上七中,但從這幾年統招批錄取實際來說,七中在統招第一志愿就錄滿了。”
如果孩子一心只想報心儀學校,該如何降低風險呢?對此,郭老師建議家長可以多方聯系,給孩子拓寬選擇,“中考成績一般在7月14日晚上公布,家長們在查到成績后,如果擔心孩子不能被心儀學校錄取而掉到二級達標校這檔的話,可以考慮成績公布后第一時間到民辦學校登記、報名。”
未到場考生、家長如想咨詢中招志愿填報,可撥:95060、18859777577(海都記者 李曉蓉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