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
圖②
今天是9月1日,開學日。在距離泉州市區上百公里的安溪劍斗仙榮小學和白瀨長基小學,隨著校安工程的順利完工,兩校總計500余名小學生告別臨時活動板房,在全新的鋼結構教學樓內迎來了新學期。
受白瀨水庫建設控規影響,劍斗仙榮小學和白瀨長基小學的校安工程一度擱置。在今年全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兩個學校的校安工程被列入市委40個邊學邊改首批整改項目。8月29日,滿足要求的新校舍正式完工交付使用,趕上了8月31日的新學期報名時間。
劍斗仙榮小學校安工程趕在新學期開學前完工。面積近3000平方米的四層鋼結構教學樓(圖①),替代了原先1000多平方米的單層活動板房(圖②),贏得了當地群眾交口稱贊。
列入首批整改項目 校安工程4月重新啟動
劍斗仙榮小學和白瀨長基小學,位于規劃中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白瀨水庫的淹沒區。
受水庫建設控規影響,這兩個列入校安工程整治的學校,一度擱置計劃。在原來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危房校舍拆除后,學生們就搬入了臨時搭蓋的活動板房內上課。
“這是無奈之舉。”劍斗鎮鎮長黃漢陽告訴記者,當時新建校舍不可行,而如果要分流,一來,仙榮村距離最近的劍斗鎮中心學校,距離有5公里,小學生往返走讀不現實;二來,中心學校的學生容納量也有限,客觀上無法接收仙榮小學400多人的學生量。
兩個鄉鎮的校安工程問題始終牽動市、縣、鎮三級黨委政府。今年4月份,我市公布教育實踐活動40個邊學邊改首批整改項目,劍斗仙榮小學和白瀨長基小學的校安工程正是其中之一。不僅如此,該項目還有市領導掛鉤敦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