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小學生在操場上玩,學校的圍墻歪了一邊,用簡易網(wǎng)布圍了起來
學校圍墻傾斜將塌
3萬塊錢才能修好
住在學校,李治洲對學校的了解最多。
大坂小學建于1956年。當?shù)卣狭私逃Y源,2010年前后,大坂小學被撤并校,一度停辦一年。經(jīng)過爭取,這里最后變成教學點,目前只有4個年段。
“這么大的村子沒有學校,真的是太遺憾了”,小學校長許進丁說,后來總算保留下來,4年前才重新開始招生,只是政府的投入逐漸減少。
如今,學校有學生93人,5名老師,他來學校當校長,也已經(jīng)整整四個年頭了。
學校確實老舊,圍墻傾斜三年。孩子們照舊在操場上跑來跑去,只有臺風天,大家才會稍微離遠一點。李治洲看著孩子們玩耍,生怕這圍墻哪天就倒了下來。
在李治洲剛到大坂村的第二天,他就叫人把圍墻用網(wǎng)布圍擋起來。但這樣一來,孩子們在操場上的活動空間又小了很多。李治洲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在下學期開學前重新翻建圍墻。
這堵圍墻2.5米高,80米長,每平方米的工錢大約是150元。李治洲算了一筆賬,就這一排圍墻,修起來也差不多要3萬元。聯(lián)系泥水工是容易,缺的是資金。
“教師教書育人不易,學生成長不易,我們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善小學校舍設施。只有農(nóng)村的下一代成長起來,他們的父母才有更大希望”,李治洲說。
大坂小學經(jīng)費緊張,一年級的窗戶少了一塊玻璃
要蓋新的食堂旱廁
6塊黑板急需改造
讓李治洲覺得不方便的是,學校里沒有廁所。
離學校最近的旱廁,也有20多年歷史了,在校門外的一個下坡處,還要穿過村道。每天下課鈴響,就有幾十個孩子一窩蜂往廁所跑去,穿過村道,再下十幾個臺階,下雨天還要用磚頭墊腳。十幾個男孩子擠在小便池,窄小的臺階,外人一看,生怕他們擠摔下去一個。
考慮到孩子們的安全,李治洲也想在圍墻內(nèi),改建一個化廁。
教學樓西側有一塊空地,李治洲打算把這塊空地利用起來,建一間廁所,邊上還可以蓋一間食堂。這塊70多平方米的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征用了,預算經(jīng)費則是12萬元。
“小朋友,你們很快就有新的食堂和廁所了,高不高興啊?”記者詢問孩子們時,走廊里圍過來一群孩子,瞪大眼睛看著鏡頭,沒人回答。半天,一個名叫吳斌輝的小男生瞇著小眼睛說“高興”,其他小朋友才跟著說“高興”。
李治洲還發(fā)現(xiàn),學校黑板老舊,課桌椅缺乏。走進4年級教室,只有6張課桌椅,黑板墻體脫落,裸露出土和磚塊。這些黑板是上世紀90年代建的,如今老化嚴重,這也是急于改造的項目。9月,將有20多名新同學要入學了,學校里還缺50套課桌椅。李治洲希望有愛心人士,關注大坂小學的孩子們,為他們獻出一點愛心。
【蹲點日記】
顛簸9公里山路 山村校長的堅持
走村道,大坂村到鎮(zhèn)區(qū)要22公里,而有一條山路到鎮(zhèn)區(qū)僅9公里。
李治洲曾坐吳傳發(fā)的摩托車,走了一趟這條山路,“要騎車的技術好,我屁股還被震得痛死了”。走山路,顛簸到鎮(zhèn)區(qū)差不多要10多分鐘。
駐村那天,記者貪圖這條山路距離鎮(zhèn)區(qū)近,也體驗了一把顛簸的山路。山路坑坑洼洼,有的路段下方就是峭壁,下過雨后泥濘難行,還有多處滑坡。汽車要轉個彎,必須先停下來,然后倒車再前進。
小學校長許進丁的家在感德鎮(zhèn)龍通村,距離大坂村9公里。他每周回家一次,騎摩托車往返這條路,一晃就是四年。
許進丁說,修好這條山路,鋪上水泥,是大家對外面來的書記李治洲的期待。看著大坂小學這4年的發(fā)展,他也覺得,這樣的鄉(xiāng)村小學還是要辦下去。他希望外面的社會,能多關心關心最偏遠農(nóng)村的教育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