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一月,漫山的茶香沁人心脾,遍地的工藝數不勝數。而這,不僅是富有安溪特色的十一月,還是承載了安溪電商人敢拼敢搏精神的十一月。
據悉,早在雙十一狂歡季前夕,安溪“雙鐵”產業電商就已列陣四方,以待挑戰。
天時相助 鐵觀音“秋香”更甚
作為安溪的一張亮麗名片,安溪鐵觀音屢創佳績。數據顯示,2020年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達1426.86億元,較2019年凈增1.43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安溪鐵觀音連續5年位居中國品牌價值茶葉類第一;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成為首個入選的全國地理標志農產品;入選中國十大名茶,成為全國茶界首枚中國馳名商標;榮獲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入選“中歐100+100”地理標志產品互認互保產品清單;2014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9年6月,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入選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如斯佳績,著實搶眼。
目前,安溪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191億元,連續10年位居全國重點產茶縣首位。而一年中,安溪鐵觀音的上品當屬秋茶。得益于今年晴好的天氣,安溪鐵觀音秋茶產量同比去年增長約15%,而且品質更高,呈現質價同升的良好態勢。“今年秋茶,生長期雨水不多不少,采摘期天氣剛好,品質近十年最好。”安溪茶葉大師劉金龍如是說。
對此,安溪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郝健佐表示:“相比往年,今年安溪鐵觀音的品質更好了,茶農們的收入增加了,而借助線上的渠道,安溪的茶葉電商們也已在雙十一狂歡季的第一波活動中打出了漂亮的一拳。”
確實,有天時相助,安溪鐵觀音的“秋香”更甚了,也更讓人期待雙十一當天安溪茶葉電商的精彩戰績。
厚積薄發 藤鐵工藝喜迎大市場
無獨有偶,今年住宅家具和家居工藝類目國內外市場需求擴大,給安溪藤鐵工藝產業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
回顧安溪藤鐵工藝產業發展歷程,從為國際品牌貼牌生產,到聯手合作國際品牌,再到培育自己的品牌,安溪藤鐵家居已經走過了近50年歷史,完成了“竹編—藤編—藤鐵工藝—家居工藝”的創新蛻變,山藤竹木、鐵線鋼板,如此尋常的材料,卻在安溪藤鐵手藝人的巧手下,脫胎換骨,變身為一件件精美的家居工藝品,飛進千家萬戶。
目前,安溪縣現有工藝企業2200多家,加工點3000多個,有15萬人直接從事藤鐵工藝業,40多萬人受益。不僅涌現出了很多本土品牌,而且已經發展成為安溪第二大特色支柱產業、民生產業,2019年安溪藤鐵工藝產業產值達17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同行業首位。
“安溪鐵藝家居工藝產業‘名聲在外’,從2002年‘中國藤鐵工藝之鄉’到2016年‘中國家居工藝產業基地’‘中國藤鐵工藝之都’,再到2019年‘世界藤鐵工藝之都’,其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安溪縣出口第一大產業。
作為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藤鐵工藝之都”,安溪正全力推動藤鐵工藝產業朝千億產業的目標鏗鏘邁進。安溪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郝健佐說,“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安溪藤鐵工藝電商快速崛起,且勢如破竹。今年雙十一狂歡季,這匹千里馬或將跑出新的加速度。”
雙十一在即,安溪“雙鐵”電商蓄勢而發,主動出擊,更穿上了傳遞阿里精神的雙十一戰袍,朝著新的目標闊步前進。(通訊員 許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