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垃圾,被稱為頭號危險廢物。
廢塑料處置場內驚現多袋廢棄注射器
日前,省環保廳和莆田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在莆田仙游縣郊尾鎮,發現多家廢塑料處置場里,混有數量不等的醫院醫療廢物,包括注射器、透析用具、輸液管等。最多的一家,重量超過1800斤。這些醫療廢物將被打成塑料米,甚至可能流入玩具加工業。
雖然大量的醫療廢物沒有任何標識,但環保部門查清,至少有一部分是來自于秀嶼區醫院。醫院的醫療廢物是如何流到廢塑料處置場的?秀嶼區醫院和處理方福建康盛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互指是對方流出的。當地衛生部門和環保部門已介入調查。
不少市民認為,地方黨委政府重視環保,環保部門鐵腕執法,值得點贊,隨意處置醫療廢物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則應該嚴肅處罰和問責。
清洗輸液瓶等 廢液隨意傾倒
郊尾鎮是全省最大的廢舊塑料集散地,經營站點遍布大街小巷。
全省環保部門開展“清水藍天”專項行動,查處危險廢物。1月12日,環保執法人員在該鎮檢查發現,一家廢塑料處置場散落著醫用針頭。再仔細排查,發現站內存在大量的醫療廢物。
經核查,流落在處置場的醫院醫療廢物主要有注射器、針頭、婦科用具、透析用具、輸液管、輸液瓶、藥罐等,部分廢物沾有血跡。
執法人員介紹,這些廢物收購后,工人還會進行清洗和機械破碎等工序,“瓶瓶罐罐里的少量廢液隨意傾倒,對周圍土壤也會造成污染”。
廢塑料處置場內驚現多袋廢棄注射器
其中一家被查獲1817斤醫療垃圾
經近一個星期摸排,執法人員共發現該鎮5個廢塑料處置場的廢塑料中,混有數量不等的醫院醫療廢物,作坊主分別為東湖村張宗賢、東湖村朱金通、后沈村伍尚賢、后沈村許國富、新和村陳素欽。
后沈村伍尚賢所辦的廢塑料處置場內,醫療廢物數量最多,共132袋,1817斤。東湖村張宗賢的廢塑料處置場有61袋,929斤。其他幾家,最少也有一兩百斤。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明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禁止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
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的專家介紹,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細菌性病毒,會帶來感染性的風險,比如注射使用過的針頭,若有人不小心被扎中,就有感染風險。如果不加強管理、隨意丟棄,任其流散,就會污染大氣、水源、土地及動植物,容易造成疾病傳播。
部分醫療廢物上貼有秀嶼區醫院的標識
業主供稱:從流動商販處收來,加工后再轉賣
這些醫療廢物是怎么流通到廢塑料處置場,又會如何流通出去?
據這幾家收購站的業主供稱,醫療廢物都是從流動的收廢品車收來的,具體是誰也記不清了,加工后再轉賣。有當地知情人士稱,由于郊尾鎮是集散地,因此省內外的中間商都有來此采購。
據業內人士稱,這些再生料含有其他雜質,在質量上和性能上都不太穩定,不能用于要求高的產品加工。一般會制成編織袋、鞋底等,甚至也有可能流入玩具加工行業。此前,廣東汕頭地區就出現用醫療垃圾制作三無玩具,被央視曝光。
執法人員發現,所查處的醫療廢物大量沒有任何標識,不過有一部分醫療廢物貼有秀嶼區醫院的標簽。
執法人員查封后沈村伍尚賢所辦廢塑料回收點的醫療廢物
昨日,秀嶼區衛計局有關人士表示,醫療廢物是由福建康盛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處理的。據秀嶼區醫院介紹,院方核對該院醫療垃圾的產生量與回收量,“兩者是吻合的。”院方認為是環保公司流出的。
對此,康盛環保有關負責人則堅決否認:“我們也做了調查,不可能是我們公司流出去的。”上述人士稱,據其了解,部分醫院的內部人員會私自賣出輸液管、輸液瓶等。
目前,5個廢塑料處置場的醫院醫療廢物已被執法人員查封,待調查核實清楚后由相關醫院按規范進行處置。當地衛生部門也牽頭組織對當地醫院、小診所等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進行排查,并將依法追究相關醫療機構的法律責任。(海都記者 陳文浩 實習生 錢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