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4日訊(通訊員 蔡秋晟 閩南網記者 柯嘉進 文/圖)近日,一場意義非凡的簽約儀式在平和縣文峰鎮隆重舉行。文峰鎮與福建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數學學院正式攜手,標志著雙方在黨建提升、人才培養、產學研融合、干部隊伍建設、服務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同拉開合作序幕,攜手探索“數字助政、數字助企、數字助農”新模式,為文峰經濟社會高速發展、鄉村振興提振增效貢獻更大力量。
人工智能賦能政務服務,治理效能再提升
如今,AI技術與基層治理場景融合,在預判民生訴求、動態調配治理資源等基層治理難題中發揮出色。它不僅是一個技術工具,更是一把開啟智慧治理之門的金鑰匙。然而,新事物的到來總伴隨著焦慮。為解決基層干部們對AI的“本領恐慌”,在文峰鎮鄉鎮黨校課堂上,由福建理工大學副教授、福建省引進人才張雨廷博士為全體干部職工上了一堂不一樣的培訓課。張博士從人工智能發展簡史、前沿產品、AIGC應用與實踐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就黨員干部如何持續學習跟進AI發展、推動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升級提出了寶貴的策略性建議。整場講座內容充實、案例生動,既有理論高度,又緊密貼合基層工作實際需求。參訓人員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對如何將DeepSeek等AI工具轉化為提升政策研究水平、優化決策流程、增強公共服務精準度和滿意度的“得力助手”有了清晰的認識和切實的收獲,紛紛表示“干貨滿滿”、“打開了新思路”、“對實際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
精準服務助企智能轉型,激發發展新動能
文峰鎮作為平和縣的經濟重鎮,從產業園區的機器轟鳴,到延鏈招商的密集簽約;從傳統企業的技改煥新,到科技賦能的創新浪潮,企業的創新發展是關鍵所在。在茶王谷有限公司與平和縣低空經濟產業園,鎮黨員干部和企業代表與理工大學師生開展座談,對茶企的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低空經濟中軟硬件技術結合、校企協同育才與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會上,鎮黨員干部及企業代表針對目前發展情況,提出了目標和需求,學生們立足專業優勢,探索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為茶王谷公司設計生動的數字人IP形象,幫助企業打響品牌,提高知名度;為低空經濟無人機飛控技術結合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增加了研發的更多可能性,為助推企業發展增添了動力。
智耕沃野推動農業升級,繪就產業振興圖
“這幾片地塊地勢接近,可以采用物聯網技術,打造一個自動噴灌系統...”在南霞百畝連片退果還耕示范片,鎮、村兩級干部正在積極與福建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數學學院的學生探討智慧種植的實施方案。“這種科技手段以前我從未接觸,這種方式能準確為我們的種植提供幫助,有效減少人力成本,讓我們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增效。”南霞村黨支部書記林榮亮笑著說。據了解,該方案能使農戶遠程實時獲取物聯網傳感設備監測土壤情況、氣象數據,精準掌握農田狀況,并依據系統提示進行智能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蟲等農事,為實現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退果還耕管理的提供了堅實保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此次校地合作是為貫徹落實漳州市“四帶”進福建理工大學活動相關合作方案和校地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相關精神,為文峰鎮全方位發展開發新動力。下一步,文峰鎮將積極與學校交流對接,建立多方協同、務實高效的合作機制,在工業發展、產業轉型、鄉村振興等方面尋求合作項目,不斷拓展鄉村發展新模式,推動校地共贏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