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合作協會(亞金協)成立儀式和新聞發布會今日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中國網財經獨家直播會議全程。泰國央行行長維拉泰表示,盡管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和投資的互聯互通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然而在金融的互聯互通上還有待提高。
維拉泰表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已成為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得益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自從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而東盟自2011年以來,也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維拉泰指出,盡管中國和泰國以及其他東盟國家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實現了互聯互通,但跨境金融交易的成本居高不下,用本地區的貨幣進行跨界結算使用的仍然非常有限,區域性的銀行在各個國家當中,市場占有率仍然較低。
在加強區域金融聯系、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方面,威拉泰提出兩大項目:一個是東盟國家的各國央行正在致力于打造東盟銀行一體化框架,比方說QAB,合格的東盟銀行項目將建立起一個重要的跨界銀行網絡,進一步的提高整個東盟地區的跨界金融服務的效率。目前泰國銀行正在與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有關當局談判QAB協議。第二個項目,是推動在貿易結算和直接投資當中使用本區域的貨幣。他指出,區域貨幣匯率走向往往是同步的,而且波動性是相互聯系的。
此外,維拉泰提議在三個關鍵領域提升整個區域層次的金融互通:
首先,要進一步的使用創新性的金融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金融創新的速度改變了貿易開展以及金融交易的方式。泰國一直在積極推進平臺內的各種互聯互通,就雙邊層面而言,泰國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進一步推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使用。
第二,對于亞金協的會員來說,可以進一步建立合作,減少預期之外風險的影響,除此之外,亞金協可以作為一個平臺,確保在網絡安全合作方面能夠進一步成型,監管機構也必須要加強他們的合作,來進一步減少可能的跨境溢出效應。泰國的央行也將跟中國的銀監會在銀行監管方面簽署諒解備忘錄。
第三,加強亞洲地區金融的包容性。金融也要履行社會責任,要積極的來推動銀行金融服務的可及性以及包容性的增長,獲得基礎金融的產品要在比較低的價格下,同時能夠有恰當的金融知識以及財務規劃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