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近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以大學等使用研究用反應堆的學生和研究人員為對象,要求校方實施精神病史和犯罪記錄的身份調查。調查對象為頻繁出入保管核物質的防護區域的固定出入人員。
據報道,調查目的為防止核物質失竊和恐怖主義行為,日本大學相關人員為難地表示:“這會成為心理上的門檻,有志于研究核能的學生很可能會減少。”專家指出這還關乎人權和個人隱私問題。
據悉,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要求對在核電站工作的作業人員進行身份調查,電力公司計劃最快于今年秋季實施。該委員會也要求持有研究用反應堆的大學實施同樣的調查并制作申報報告。
此前,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向日本政府提議,對參與核電站運轉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的作業人員實施身份調查。規制委員會就此于去年決定,將以核電站等為對象實施調查。
身份調查共計17個項目。除了姓名和國籍,還會確認精神病史、有無酒精依賴癥。此外需要報告犯罪記錄和職業經歷,以及需承諾與恐怖組織及黑社會無關。
大學方面通過與學生面談確認申報報告內容。此外還在研究咨詢警方的機制。不同意調查的學生雖可隨同固定出入人員一同進入防護區域,但研究活動可能受到大幅限制。從其他大學前來實習的學生等臨時使用者除外。
盡管日本原子能規制廳官員稱“固定出入人員范圍是否涵蓋學生由大學自行判斷”,但大學相關人士指出“僅臨時使用將無法自由開展研究”。如發現虛假申報,允許進入的證明書會無效,規制委還可能對大學方面予以行政處分。
據日本文部省等透露,京都大學擁有2座、近畿大學擁有1座研究用反應堆。全國每年有300名左右學生進入核能領域學科學習。福島核事故發生前,每年約有1500名學生使用研究用反應堆。
報道指出,安倍政府秉承一定程度利用核電站的方針,目前已有5座核反應堆重啟。發生事故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及老化核電站的報廢工作也需要精通核能的人才。
據了解,所謂“研究用反應堆”是主要用于培養核能領域人才和基礎研究的反應堆。利用目的遍及醫療等廣泛領域,為大學及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所有。
輸出功率低于電力公司的發電用反應堆。為配合福島核事故后強化的核電站新安全標準,所有研究用反應堆全部停運。近畿大學于今年4月重啟了輸出功率為1瓦的研究用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