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新論)
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工作,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任務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指出“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強調要“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諄諄話語,為中國志愿服務指明了基本定位和發展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志愿服務,《關于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的意見》《關于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的意見》《志愿服務條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先后出臺。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視察撫順雷鋒紀念館、天津朝陽里社區,給郭明義愛心團隊、本禹志愿服務隊、南京青奧會志愿者回信,強調“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點贊青年志愿者、社區志愿者以及賽事志愿者。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關懷,為新時代中國志愿服務注入了強大動力。
志愿服務不僅是潤物無聲的愛心善舉,也是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構成,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黨中央全面部署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經過各地努力,逐步邁向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的目標。這一重大部署就是志愿服務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下的生動實踐和創新體現,是結合“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體制構建來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和制度化的重大舉措。在黨和政府部門搭建平臺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志愿服務社會化與組織化、網上與網下、公益和市場等關系,這將有助于推動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步入新時代,志愿服務應緊密圍繞人民所急所需、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活動深入開展工作。在賀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人民號召,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明確指出了“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具體路徑。新時代志愿服務不但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讓參與志愿服務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內在需求,進一步彰顯理想信念、愛心善念、責任擔當,呈現出“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新時代面貌。
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工作,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艱巨任務。只有從業務建設、治理格局、文化價值等多個角度全面深入理解志愿服務,才能更好創新志愿服務管理工具、更新知識體系和理念認知,勤勤懇懇干好群眾所需、人民所愛的志愿服務事業,讓志愿精神在祖國大地蔚然成風,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作者為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張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