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今年內將根治出租車不打表、拒載等違規現象,泉州立下“軍令狀”。
昨日,泉州市交通委、市物價局等多部門聯合召開會議,亮出“組合拳”:擬4月1日起,將燃油附加費從現行的每趟2元調至3元(已得到市政府相關批復),并啟動出租車回空費調整方案;升級GPS,實現打表遠程監控;要求司機逢交接班須“亮牌”;加大執法、暗訪力度等。
泉州市區的士亂象,近年來一直為市民詬病。前日,在全市“下基層、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活動動員大會上,泉州市委書記徐鋼特別指出,泉州高鐵站的士不打表,這件事不處理好,勢必影響泉州形象,并要求交通部門今年一定要下大力氣,嚴打市區的士亂象(詳見本報昨日A4版相關報道)。
此前,本報也曾多次重磅報道的士亂象,引起相關部門密切關注,泉州市市長黃少萍曾批示落實整改(詳見本報2011年10月21日A4版相關報道)。
【整治舉措】“補償性整治” 意在疏堵結合
〉〉關鍵字:疏
燃油附加費擬調至3元/趟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物價部門了解到,擬從4月1日起,泉州出租車在原有燃油附加費2元的基礎上,再上調1元。泉州市物價局施局長透露,昨日,泉州市政府已給出批復。
本月20日油價上調后,針對出租車運營成本上漲的現象,泉州市物價部門曾多方征集意見。
業內人士據此估算,目前一輛出租車每天大約可跑400多公里,近50趟左右,如果每趟車燃油附加費新增1元,意味著每趟車每天可新增近50元,扣除最近一次油價上調導致的每天多支出的約20多元油錢,每輛出租車司機每天可增加20多元收入,相當于一個月多額外收入600多元。
醞釀啟動調整“回空費”
“出租車尤其是跑小長途時不打表,回空費低,是原因之一。”昨日,泉州市交通委運管處陳副主任稱,經調查,高鐵站、機場等出租車,多跑小長途,不少司機不打表,是借機變相增加“回空費”。
對此,泉州交通部門擬與物價部門,準備啟動調整“回空費”,適當補貼的士司機。泉州市交通委出租車管理科相關人員透露,現有泉州出租車定價,是2000年聽證,2001年正式實行,至今已有11年。目前,泉州出租車起步價6元/2公里,此后,2-10公里內,每公里收1.6元,10-30公里內,每公里收1.8元,超出30公里,每公里收2.0元。若能通過調整這方面的差價,或可填補“回空費”。
具體如何調價,還需經過聽證等環節。
〉〉關鍵字:堵
升級GPS遠程監控打表
出租車拒載、不打表,但舉證難的現象,有望得到破解。泉州市交通委透露,將采用科技手段,在原有監控器功能基礎上,升級出租車GPS功能,遠程監控司機。今后,只要司機按下打表器,GPS將亮紅燈,如不打表,則亮綠燈。如此,再結合乘客投訴,部門查處等手段,為司機多上一道緊箍咒。
每天下午五點左右,市民常遇到打車難的窘境。對此,相關部門開出“藥方”:首先,每個企業需錯開出租車交接班時間,做到“錯峰錯時”,并向主管部門報備交接班時間;其次,交接班時間,司機需在擋風玻璃前主動亮牌,并標明準備去交接班的方向,方便乘客判斷。
定期暗訪“巡回”督察
整頓的士亂象,交通部門將深入基層督察。下月起,泉州市交通委系統所有干部職工,每個月每個人都需搭乘的士,暗訪兩次,并將暗訪情況填寫表格成文,并經被暗訪司機簽名確認。泉州市交通委陳副主任進一步解釋,暗訪后,暗訪人員還需向司機亮證,通過這一高壓打擊態勢,整頓出租車現狀。
與此同時,交通主管部門將加大執法力度,對重點區域、路段、部位,如高鐵、客運中心站、機場等進行駐點檢查。針對出租車司機站內打表站外議價,與執法人員玩起“躲貓貓”現象,交通部門將采用滾動式方式打擊,即重點線路兩點間重點督察。
司機累扣6分 離崗帶車學3天
泉州市交通委出租車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出租車司機,如不打表,或計價器損壞或無效繼續從事運營的,或拒載乘客的,一經發現將一次記扣6分。
的士違規被記分,累計到一定程度,將面臨下崗。泉州市交通委出租車管理科相關人員介紹,出租車司機一個記分周期內,出租車司機累計值滿6分,駕駛員將離崗帶車學習3天。離崗期間,駕駛員應將《泉州市出租汽車駕駛員客運資格證》、《服務監督卡》繳交至作出處理決定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待學習后領回。一個記分周期內,記分累計值滿12分,或因交通事故被吊銷駕駛證的,由泉州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收回《泉州市出租汽車客運資格證》和《服務監督卡》,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崗。
【記者回訪】調整運價呼聲高 認同“補償性整治”
協會:照現行運價基準 越是長途越不愿跑
運價基準若調整了,是否能有效減少出租車司機不打表等違規行為?泉州市出租汽車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能,肯定會大大減少”。
“泉州運價基準太低,11年沒動過。”負責人介紹,目前泉州出租車起步價6元/2公里,而福州、廈門和莆田等本省城市,起步價都已經是8元了。他親自做過試驗,從客運中心站走少林路到高鐵站,這是最便捷的路徑,路程要13.7公里,途經9個紅綠燈,單程用時28分鐘,車費是26元。一輛排量為1.8的出租車,耗油每公里0.7元,這一趟油錢就要大約10元,而“份子錢”一天要120元,折合半小時6元,如果“回頭路”能馬上有客還好,如果沒客,多等半小時就虧了。
所以,他認為,泉州現行運價基準,對的哥來說,越是長途越不愿跑(尤其是拉不到回頭客的地方),而高鐵站、機場和邊緣縣(市、區)等地的“小長途”不愿打表,根源正在此。
他說,市場對調整運價有迫切期望,司機和車企常常反映賺不到錢,協會也多次報告有關部門,“4年前,93號汽油每升還不到3元,現在都漲到7.84元了,僅油錢這一項就夠嗆。”
的哥:收入低勞動強度大 還不如打工進廠
記者采訪多名的哥,都表示月收入在2000到3000元,壓力較大。
南安一家出租車公司司機李先生,從昨天凌晨3時接班,到昨天下午3時,跑了170多公里。按照規定,在跑230公里范圍內,油錢都由公司出,超過部分自墊,不過,公司會給每人返還100元,算作工資,另外還會給司機油補每升4毛多。這樣一算,昨天他賺了大概100元。
李先生說,除休整和車輛保養外,他一個月能跑大約3周時間。上個月,他上班了23天,拿到手的工資只有2300多元。在他看來,要開車約10個小時,這樣的勞動強度,換成打工進廠,少說也能賺到三四千元,之所以還在堅持,是因為和公司簽了合同,走不了。
的哥熊先生則屬于“個體戶”,他的出租車是向泉州市區一家出租車公司個人承包來的。每天,他大概能“跑”出300元左右,上交公司租金160元,還剩100元進口袋,他算了一下,月收入也大概在3000元左右。 (本網記者 曾小琴 陳建輝 實習生 潘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