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前日早晨,泉州市區盛世融城小區電梯“墜梯”事故,又一次挑動了不少市民敏感的神經(詳見本網昨日報道:http://www.hdmnw.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81467)。
昨日,記者回訪盛世融城小區,不少業主透露,小區內電梯投用僅3年,卻隔三差五出“狀況”,“墜梯”是最常上演的戲碼。負責小區電梯維保的維保公司技術人員稱,小區電梯頻現“墜梯”事故,一方面是由于業主裝修致泥沙、水等雜物進入電梯井,另一方面,小區所裝愛登堡電梯“不同尋常”的設計或對此有影響。
【事件追蹤】
“墜梯”實為急停
盛世融城小區2009年5月起開始交房,共7棟樓,樓層都在25層至32層之間,共裝有36部愛登堡牌電梯。雖然電梯投用時間短,但小區幾乎每棟樓都出現過“墜梯”。
昨日上午,泉州質監局直屬二分局派出技術人員小林等人對盛世融城小區的電梯進行了檢查,并未發現嚴重安全隱患。同時,要求小區電梯維保單位泉州市豐澤區誠信電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信電梯”)就此提交一份技術報告。
誠信電梯負責該小區維保的技術人員沈濤介紹,小區內多次出現的“墜梯”,實為電梯保險機制因故重啟后出現的急停。小林證實這一說法:“電梯門因故未能緊閉,或其電路發生短路,系統判定走梯條件不成立,電梯就會緊急停住。如啟動恢復成功,電梯會停在最近的平層,或降至1層。”
兩種待查原因
小林說,前日早晨電梯急停,目前有兩種尚待確認的可能原因,一是泥沙落入電梯門軌道(根據沈濤維修時所攝照片,電梯門軌道上確實落有泥沙)引發短路,二是電梯所用電源不穩。
為何頻“墜梯”?沈濤認為,一方面業主裝修致泥沙、水等雜物進入電梯門軌道內;另一方面,小區所裝愛登堡電梯“不同尋常”的設計或對此有影響,“我做電梯安裝維修十幾年,接觸的電梯品牌的控制系統使用的大都是110V左右直流電源,但愛登堡電梯用的則是220V交流電源,這可能使得系統短路更易出現。另外,電梯門下方一處鋼板使用了帶孔的設計,泥沙透過電梯門下方縫隙進入后,很容易通過這些小孔落入電梯門軌道內。”
就沈濤的質疑,記者致電上海愛登堡電梯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客服經理否認了愛登堡電梯控制系統使用220V交流電源為設計缺陷,同時表示,泥沙進入電梯門軌道致故障頻出,這與電梯不當的使用環境,以及維保單位維保不細致有關。
便民貼士:電梯故障怎么辦?
1.異常上下無危險
“電梯間底部裝有限速器和安全鉗,在限速器的物理作用下,電梯的下落速度不會超過危險范圍。一般下落超過限速70%,安全鉗將啟動,將電梯間緊緊鉗住,電梯急停由此而來。之后經自檢恢復正常后,電梯再以安全速度沿軌道緩速降落。”小林介紹。
“電梯若發生故障,上沖的可能性比下墜更大。”沈濤介紹,“一旦系統發生嚴重故障,配重錯誤,電梯平衡失調,電梯間就會上沖。但與電梯下方相對的,電梯上方同樣裝有安全鉗和限速器,電梯間是不會撞到樓頂的。”
2.故障后首開門時間短
前日早晨張女士母女乘坐的電梯,在3層急停后電梯門一度開啟,張女士沖出電梯間后電梯門迅速關閉。技術人員表示,這樣的行為很危險。
沈濤說:“電梯發生故障后急停,之后必然會開一次門,但這次開門是系統恢復后的自檢性開門,很快就會再關門。被困人員不要貿然進出。”小林說:“電梯故障后,一般都會降至1層再正常開門。如果不是這樣,也建議搭乘者將電梯按到1層,電梯正常開門后再重新乘坐。”
3.故障時別動為妙
小林和沈濤建議,電梯故障時,被困人員最好不要動,靜待救援。
小林說:“電梯未在目的樓層停下,基本是電梯對位開關故障,電梯一般都會下降至最近平層或1層重新開門。搭乘人此時應該穩定情緒,扶住護欄等倚靠物防止急停跌傷即可。”
電梯還常因遭遇停電造成人員被困,沈濤說,消防部門救援時采取強開電梯門的舉動是錯誤和危險的,“此時電梯間往往不在平層,強開電梯門破壞了電梯自我調節樓層的可能。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使用三角鑰匙開啟電梯門之后,使用電梯的手動鉸鏈調整位置后將人救出”。(本網記者凃傳之 謝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