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傍晚,一場暴雨襲來,泉州市區泉秀街道路積水,行人通行不便
南安詩山網友拍攝到的冰雹
閩南網5月21日訊 “連著幾天預報都要下雨,老天憋了一天,終于下了。”昨天下午5點多,大雨襲泉,有微博網友調侃。
“我是第一次看到冰雹,很興奮”,在南安詩山鎮,市民梁先生撿起直徑兩三厘米的冰雹把玩。在南安,還有蓬華鎮和碼頭鎮下了冰雹,均持續10來分鐘。
帶來雷電、冰雹和大風的這次短時間強降雨,氣象學上叫做“颮(biāo)線”。此次短時降雨過程,從德化移向沿海,到晚上9點多基本結束。降雨量以德化77.6毫米(從下午5時到晚上9時)最多,泉州市區為14.1毫米。
針對暴雨防抗工作,黃少萍書記、鄭新聰市長、周銀芳副書記、陳燦輝副市長分別作出批示,要求各基層組織防汛責任人務必加強巡查、監測,發現情況要立即轉移受威脅人員。
【事件】
南安三鎮遭冰雹最大直徑3厘米
昨日下午5時10分許,南安詩山的梁先生,正和幾個朋友在鎮上散步,突然下起大雨。
一開始,電閃雷鳴,幾人躲在路邊一家店鋪下避雨,本以為躲過一陣急雨便可回家,不想,到下午5時30分許,鐵皮篷上突然“咣當”直響,一陣白色“丸子”從天而降。
梁先生說,自己第一次看到下冰雹,格外興奮,拾起地上的冰雹玩。這些冰雹,大的冰雹直徑約3厘米,小的也有1厘米多。冰雹下了足有10分鐘,直到昨日下午5時40分許才結束。
昨日,記者從南安市氣象局了解到,蓬華鎮監測員昨日下午5時10分許就下起冰雹,也持續了約10分鐘。
在蓬華鎮急下冰雹后,詩山、碼頭兩鎮才隨后下起冰雹。根據監測,下冰雹的地帶是從西向東轉移的,詩山鎮5時30分許下的冰雹,碼頭鎮則是5時40分許才開始下的。這一轉移過程中,冰雹強度明顯加強,“蓬華的冰雹大多都是黃豆大小,詩山的冰雹直徑就有兩三厘米了”,工作人員說。
【疑問】
氣象預警為何沒提到冰雹?
一般遇到冰雹這種比較極端的天氣,福建省氣象臺均會發布專門的冰雹預警。在泉州,此前并未單獨發布過冰雹預警,如預測到會下冰雹,一般包含在雷電預警里,通常提前2小時發布。
泉州市氣象局昨日5時14分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稱可能伴有雷雨大風、強雷電等,但未提到冰雹。
“這次冰雹發生的條件,超過了經驗預報的臨界值。”泉州氣象臺預報員解釋說,冰雹預報本來就較難,這次出現-20攝氏度的高度在4.8公里,比以往經驗數值的4.3~4.6公里稍高,所以他們判斷應該不會出現冰雹。
泉州氣象臺方面表示,今后將單獨發布冰雹預警信號。
為何南安近年來屢遭冰雹?
氣象臺稱,泉州并非冰雹的高發區域,但山區還是相對較多發生冰雹天氣。
去年4月12日,安溪縣桃舟鄉、感德鎮、劍斗鎮三個鄉鎮遭雞蛋大小冰雹突襲,春茶損失巨大。同一天,南安詩山鎮也遭遇冰雹襲擊。2010年8月,南安英都鎮、溪美街道等地也曾發生過冰雹襲擊。
相關預報人員稱,詩山、碼頭連續兩年遭受冰雹襲擊,可能和局部的地形有關系。這次冰雹是颮線(指風向突然改變、風速急劇增大的天氣現象,其出現時氣溫會下降,并伴有降雨)帶來的,主要是由移動路徑決定的。
據了解,颮線多發生于春季,夏季臺風外圍也會出現這種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