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醫療資源向鄉鎮傾斜
在優化醫療資源布局方面,泉州市將通過多項舉措,引導市民就近就醫。根據《意見》,今后,新增醫療資源重點向醫療資源薄弱的新區和人口流動比較集中的鄉鎮、人口規模在10萬以上的鄉鎮傾斜。鼓勵上級公立醫院通過醫療服務聯合體等形式,推進醫院與社區一體化、縣鄉和鄉村一體化,使群眾能夠得到就近的醫療服務。
同時,服務人口較多,醫療業務量較大的甲類鄉鎮衛生院,將按照二級綜合醫院的標準進行規劃建設,擴充床位規模,重點加強急救、產科、兒科建設,并爭取部分在2015年達到二級綜合醫院的標準。乙類衛生院(中心衛生院)可加快特色專科發展,適度擴大床位。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在調整和新增醫療衛生資源時,應優先考慮社會資本。
據介紹,泉州市政府每年還設立專項資金500萬元,用于加強、改善和更新基層醫療衛生設施設備,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
縮短住院日可預約手術住院
根據規定,符合“擇日住院手術”條件的患者,經門診確診并做完術前檢查后,可通過醫師預約手術日期,開具擇日住院手術的入院通知書。患者可于預約手術當日再入住醫院,并當天進行麻醉手術。經麻醉蘇醒、術后觀察等護理,確保生命體征平穩后,可在次日或隔日回家休息。
另外,擇日住院患者住院前門診檢查,也將納入醫保住院費用結算和新農合支付范圍的政策。按照計劃,這一新政,先在三級甲等醫院開展試點工作,先期針對所有符合住院手術指征的非急診手術和需住院治療的腫瘤放、化療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醫保患者;新農合結合20類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的開展,將擇期手術住院患者入院前檢查的費用納入新農合補償范圍。
差別付費引導基層就診
醫保差別付費機制將更加明顯,引導參保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根據《意見》,城鎮職工住院醫保在目錄范圍內的報銷比例三級醫院為80%~85%,二級醫院86%~89%,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90%~98%。
城鎮居民住院醫保在目錄范圍內的報銷比例三級醫院為50%~65%,二級醫院60%~75%,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70%~90%。
新農合鄉級、縣級、縣級以上住院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90%~95%、75%~80%和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