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衛生廳等部門《關于推行方便群眾就醫若干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從醫療資源規劃、醫保付費改革、加強醫院人才引進、落實惠民便民措施等八個方面,開出解決我省“看病難、住院難、看病煩”的“方子”。
社區醫院看病報銷比例最高
據悉,我省基本已經實現了醫保全覆蓋,為引導參保人員分層診療,到基層醫院就診,《通知》要求我省建立“差別付費機制”。城鎮職工住院醫保在目錄范圍內的報銷比例三級醫院為80%~85%,二級醫院86%~89%,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90%~98%。城鎮居民住院醫保在目錄范圍內的報銷比例三級醫院為50%~65%,二級醫院60%~75%,一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醫療機構70%~90%。新農合鄉級、縣級、縣級以上住院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90%~95%、75%~80%和45%~65%。
增便民自助設備減少群眾排隊
《通知》要求,各級公立醫院要創新和簡化門急診就診流程,大力推行出入院一站式服務、費用繳交結算流程、預約診療服務和節假日門診,方便群眾就醫。加大醫院惠民便民服務設施設備的投入,增加如自助存款繳費、自助預約、自助排隊、自助打印報告單和票據等自助設備,減少群眾排隊次數和時間。
同時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三級甲等綜合醫院80%的病房、其他三級醫院60%的病房、二級甲等醫院40%的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新區開發同步規劃醫院配套
《通知》要求,合理調整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新增醫療資源重點向醫療資源薄弱的新區和人口流動比較集中的鄉鎮、人口規模在10萬以上的鄉鎮傾斜,鼓勵城市三級優質醫療資源向外延伸發展,合理布局醫療機構,使群眾能夠得到就近的醫療服務。
城鄉規劃、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醫療機構的規劃布局、建設規模、用地面積等,預留醫療衛生設施的建設用地,并核定用地位置和界線。在城市新區開發、舊城區成片改造時,醫療衛生設施應當同步規劃,配套建設,城鄉規劃部門在規劃審批時,要征求衛生行政部門意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應當按標準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基層醫院可直購部分藥品
如今,我省大部分衛生院已經配備了基本藥物。為了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保證雙向轉診病人臨床用藥的需求,《通知》規定,對適應上級醫院轉診基層的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慢阻肺、冠心病、高血脂等主要常見慢性疾病的治療,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根據實際需求,在福建省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直接采購診療需要的61種慢性疾病雙向轉診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