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路是泉州最早的公交線路之一,隨著城市發展,線路不斷延長
虛線為原途經道路及??空?BR>替代線路:到展覽城的有18路,到火炬工業區的有36路和24路
替代線路:豐澤街到田安路有35路,田安路到津淮街、刺桐路有1路
虛線為原途經道路及??空?/P>
核心提示
閩南網5月18日訊 由于場站缺口大,即使在泉州市區,大部分公交線路長度都在二十公里以上,由此出現跨段計價收費,導致市民覺得泉州公交難等、速度慢、票價貴。
昨日,針對困擾泉州公交發展的三大硬傷,泉州公交公司回應稱,優化調整線路是今年重點工作之一,將分批分期為泉州市區運營的41條線路“瘦身”,盡量與8到12公里的“國標”線路長度接軌。從后天起,25路和38路也將“裁彎取直”,從17公里縮短到15公里。
對市民期盼已久的市區公交一元一票制,泉州公交公司回應稱“是大趨勢”。公交公司目前已完成客流調查,此后將聽取市民意見并組織專家論證,最后物價部門還將對此進行成本測算。不過,“一元一票制”何時實施,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記者還從泉州市規劃局了解到,今年將再規劃新建10處公交場站和首末站,彌補泉州公交場站的缺口,為泉州公交線路布局和優化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票價】
已完成客流調查為票價改革作參考
在泉州58條公交線路中,至今還沒有全程一元一票制的公交,全程最便宜的是7路,為1.5元一票制。而本報近日做的700份公交服務問卷調查中,有近7成的市民認為公交票價偏貴,在市區內實行一元一票制比較合理,而這在福州和廈門已實行多年。
關于泉州公交跨段收費,還曾引發一元官司。
2003年2月,職業律師白向陽,乘坐17路公交車,從泉州市區田安路閩僑站坐到豐澤小區,2站被收取2元。當時售票員解釋說,17路公交實行分段票價制,段內1元,跨段2元。白向陽恰好跨段。
于是,白律師一紙訴狀將泉州物價部門告上了法庭,要求重新核定17路公交線路票價,并索賠1元。雖最后白律師敗訴,但因他的“較真”和堅持,后來公交公司主動改為“跨段但在5站內仍只收一元”。
今年1月,泉州市政府召開關于推動公交發展專題協調會提出,“公交票價偏高和跨段計價”是市民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將改革跨段計價票價制度。
“泉州市區公交一元一票制是今后大趨勢,但目前還沒有具體時間表。”昨天,泉州公交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泉州已完成公交客流調查,可為票價改革提供基礎數據和參考。客流調查后,一元一票制改革還需聽取收集市民意見和組織專家論證,最后還需要經過物價部門的成本測算。
【線路】
8到12公里最合理41條線路分批“瘦身”
泉州公交公司消息稱,繼今天起3路、11路、19路和45路線路優化調整后,從本月20日起,25路和38路也將加入“裁彎取直”陣營,線路長度將從現有17公里調為15公里,市民候車時間至少可省5分鐘。調整后,票價和首末班發車時間等保持不變。
泉州公交公司陳副總介紹,線路優化微調是今年重點工作之一,目前泉州公交有58條線路,其中在市區內運營的有41條,接下來將按照“繞過堵點、截彎取直、合并調整、提高覆蓋率”等原則,通過縮短線路并盡量與“國標”8到12公里的線路長度接軌,為今后市區公交一元一票制改革打好基礎。不過,為盡量減少對市民出行需求的影響,將分期分批來優化微調,上述6條線路調整為首批,其他的目前還沒有明確時間表。
25路繞開三千壇和臨漳門等堵點改走線路較少的順濟橋
調整后,25路不再途經金洲街(金洲街中段、金洲街西段)、(臨漳門)、(三千壇)、筍江橋、興賢路(浮橋站、霞洲、聯泰第一城、王宮<南方醫院>、泉州建材市場)、火炬街(火炬街東段、火炬街中段)、常興路(常興路中段、常興路南段)、南環路、國道324線(展覽城)、樂園路(游樂園),改經江濱路(新華南路口)、順濟新橋(朵蓮寺)、南環路(火炬工業區路口、國防教育中心),始發站仍為南埔工業區,終點站改為萬祥汽車站。
改走線路較少的順濟橋,繞開三千壇和臨漳門等交通堵點,彌補萬祥汽車站往老城區的線路空白,而市區東街到展覽城的替代線路有18路,到火炬工業區的則有36路和24路等。
38路避開田安路津淮街堵點改走線路少的坪山路
38路調整后則不再途經豐澤街(公交大廈<冠亞城市花園>、人民保險、泰和興業)、田安北路(豐澤小區、后坂街口)、津淮街(水利大廈、刺桐公園南門)、刺桐南路(迪克斯、泉秀街口)、泉秀街(客運中心站南門)。
改經坪山路(云谷山兜、泉州農校〈歐亞男子醫院〉、云谷工業區、市行政服務中心、客運中心站東門),將此前迂回繞行的U形圈線路拉直了,可利用坪山路現有的良好通行條件,彌補坪山路線路,避開了田安路和津淮街等堵點。而從豐澤街到田安路的替代線路有35路等,田安路到津淮街、刺桐路則有1路等。
【場站】
為優化線路提供條件今年規劃建設10個場站
公交場站缺口大,被指為制約泉州公交發展的一大弊病。參與泉州新一輪公交線網規劃、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季工程師認為,泉州市公交車配套設施的“兩場三站”,根本無法滿足公交對樞紐場站的需求,設施用地嚴重不足,缺少區域性的大型綜合客運樞紐和公交接駁樞紐。其中,兩場指停車場、公交保養場,三站即港灣式停車站、樞紐站、公交首末站。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規劃局了解到,今年泉州將再規劃建設10個公交場站和首末站。
具體為高鐵公交樞紐站、閩臺緣博物館首末站、高速公路坪山路東側院前站、東海綜合公交場站、海星小區公交首末站、城東財富廣場公交首末站、城東公交臨時場站、城東桃花山北入口公交首末站、洛江雙陽公交首末站和洛江河市公交首末站。
泉州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遠期,泉州還將在中心城區規劃選址31處公交場站,其中綜合樞紐站1處,綜合場站3處,保養場3處,停車場4處,首末站20個。
“場站建設對公交發展好處很大。”泉州公交公司陳副總說,目前自有首末站僅有6個,由于沒有場站,不少公交車只能占道停車。場站對公交線路的布局和優化起至關重要作用,是公交線網的關鍵樞紐,沒有場站,線路就無法鋪開和布局。
按照計劃,院前、城東兩個大型綜合場站和洛江五金產業園等5個首末站和場站等,今年都可以建成投用,這為市區公交線路優化調整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本網記者 陳建輝 曾小琴 黃啟鵬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