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麥田突現大量劣質膠囊
據陜西電視臺報道,17日,大約500萬顆空心膠囊被人扔在了西安的麥田里。這些膠囊輕輕一捏就碎了。人們懷疑,這是膠囊生產商或制藥廠因風聲緊而將劣質膠囊拋棄。當地正在追查這些劣質膠囊的來源。
毒膠囊事件的追責終于有所突破,昨日,問題原料企業之一所在地江西弋陽縣質監局城南分局分局長被停職。與此同時,被曝光批次問題藥品的官方檢測結果仍未出來。國家食藥監局認為媒體提供的檢測數據不能作為執法依據,對此,有專家表示,媒體所委托的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是權威機構,其檢測結果應該可以作為檢測依據。
記者調查顯示,制藥企業恐怕并不是他們表白的那么“無辜”——空心膠囊生產企業稱,他們生產的藥用膠囊,大多是根據藥廠需求量身定做的。
究責江西弋陽質監分局局長被停職
江西弋陽縣龜峰明膠有限責任公司涉嫌“把工業明膠當食用明膠銷售”,目前,公司董事長李明元已被刑拘,分管生產的負責人取保候審,另還有5名相關人員被公安機關嚴密控制。該企業已被責令停產,目前弋陽縣質監、公安部門正在追查工業明膠數量和銷售去向。
同時,針對這家企業長期銷售工業明膠過程中質監部門存在監管不力的問題,上饒市質監局紀檢調查組已于17日展開了調查,初步認定弋陽縣質監局城南分局分局長胡某存在監管不力等問題。目前,胡某已被停職接受調查。
說法
不認媒體提供的權威檢測結果
專家認為國家食藥監局沒道理
盡管媒體的報道拿出了檢測數據,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為,這些數據尚不能作為執法依據,只有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了抽檢之后,才能確定哪些產品鉻超標。據知情人士透露,15日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緊急召開會議,研究如何檢驗媒體所報道的13個批次的膠囊產品。該院是國家食藥監局下屬的檢驗機構。
媒體提供的檢測結果是經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反復多次檢測確認的。該院是隸屬于國家質檢總局的國家級公益型科研機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是權威部門的檢測機構,其檢測結果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為相關部門的執法依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需要再進行抽檢。如果國家食藥監局不承認其出具的檢測結果,那該局下屬研究院出具的檢測結果也存在是否可以被信賴的問題。
調查膠囊廠為逃避監管將工業明膠摻入食用膠中使用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記者深入浙江新昌調查后發現,問題膠囊生產廠家會根據客戶要求使用工業明膠和合格的食用明膠進行勾兌,把鉻含量控制在國標之內。
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會在廠里原料庫房存放一些正規合格的明膠作幌子,以備藥監局檢查,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則另外存放在秘密倉庫里,晚上再偷偷拉到廠里,與食用明膠勾兌著使用。
新昌縣華星膠丸廠生產線負責人說,按一定比例勾兌后,可以達到鉻達標的結果。這種勾兌出來的鉻合格膠囊賣60多元每一萬粒,鉻不達標的膠囊則只要四五十元一萬粒,兩者相差不過十多元錢,折合到一粒膠囊大約是一厘錢。
新昌瑞香膠丸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的話讓人心驚,他說,他們生產的藥用膠囊,大多都是根據藥廠需求量身定做的。
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丸廠生產線前負責人徐學明說,鉻超標膠囊除賣給藥廠之外,還供應給一些小醫院、小保健品廠。
吉林長春海外制藥公司車間主任程兆平承認,他們廠一般是按藥品售價高低,購進不同檔次的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