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在臺灣的孫女嚴倬云為兩岸民眾所熟知。開辦孤兒院、創(chuàng)立醫(yī)院、幫助貧病殘障……作為臺灣婦女界領袖人物,嚴倬云熱心社會公益,積極推動兩岸婦女界的交流與合作。嚴倬云的丈夫辜振甫曾任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與汪道涵先生一道留下了“汪辜會談”這一在兩岸關系發(fā)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嚴復的長孫女嚴倚云則追隨祖父步伐,一生致力于為中西文化搭橋;孫女嚴停云,出版20多部文學作品,以文字的力量促進兩岸互相理解;嚴復的孫女婿葉明勛在抗戰(zhàn)勝利后以“中央社”臺灣特派員的身份,第一個向全球發(fā)布臺灣光復的新聞……嚴復家族的后人們活躍在各自領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我總覺得嚴氏一門,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好的家傳資料。”臺灣作家李敖曾有這樣的評價。
在福州市,同郎官巷嚴復故居一起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還有位于福州南郊陽岐村的嚴復祖居和嚴復墓。這是嚴復的后人們跨越海峽、尋根祭拜之地。
出生于1854年的嚴復曾擔任過上海復旦公學校長、北京大學首任校長等。嚴復一生長期在外,很少回故鄉(xiāng)陽岐,但他對東海之濱的故土念念不忘,晚年寫下《懷陽岐》抒發(fā)鄉(xiāng)愁,并最終賣掉在北京和天津的住宅,遷回福州。
如今,新修建的嚴復紀念館和嚴復公園也在陽岐村落成并對公眾開放,靜靜講述著嚴復及其家族的往事。
“嚴氏宗親居于海峽兩岸,近年來彼此的交流越來越多。”嚴復紀念館館長、嚴復宗親嚴孝鵬說,“兩岸嚴復后人的心始終在一起,希望攜手為兩岸和平統(tǒng)一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