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寧化,驕陽似火,卻掩不住處處涌動的蓬勃生機。從小鎮泳池里的歡騰到叢林漂流中的尖叫,從古樸廊橋上的煙火到幽幽山谷間的清涼,這座小城以多元特色產業為紐帶,將夏日熱度轉化為發展動能,夏日經濟持續升溫。
小鎮里的親水時光
走進安樂鎮樂野小鎮,竹林間的山風,徐徐吹來,令人神清氣爽。全新開放的泳池讓人眼前一亮,淺水區里孩子們套著各式泳圈戲水玩耍,家長或在池邊看護,或加入到即興的“打水仗”中,好不熱鬧。
泳池邊的電動遮陽簾投下大片陰涼,游客捧著冰鎮飲料坐在藤椅上,看著孩子在旁邊的兒童主題樂園里玩滑梯、攀爬網、玩沙池,享受難得的愜意親子時光。
“這里不僅涼快,孩子們還能盡情玩耍,比待在空調房里舒服多了!”來自縣城的游客張琳一邊幫孩子擦汗一邊笑著說,和幾家朋友來這兒,大人聊天、孩子玩水,成了暑期的固定節目。
樂野小鎮的魅力不止于玩水。2022年,安樂鎮安樂、謝坊、洋坊、黃莊等4個村黨支部,通過“四聯共建”模式成立聯建村,先后投資400余萬元,建設設施農業大棚,盤活利用閑置小學,打造集觀光、旅游、研學于一體的樂野小鎮,實現多肉產業融合發展。
不遠處的多肉種植區里,孩子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把胖乎乎的“玉露”“美人指”等多肉栽進花盆,指尖沾著泥土,眼里閃著認真的光。多肉培育大棚里,千余種多肉植物既是景觀,也是可帶走的伴手禮,不少游客臨走時都會選上幾盆多肉,帶回家或者送親友。
樂野小鎮負責人謝紅英介紹,這片集玩水、研學、休閑于一體的空間,自建成投入使用后,便精準對接近郊親子游、單位團建需求,推出親子“泳池+多肉DIY”套票、“團建+田園燒烤”等消費套餐,每周末日均接待超500人。周邊村民僅靠售賣土雞蛋、蜂蜜、筍干等土特產,增收上千元。
“涼資源”變“熱經濟”
除了安樂鎮的樂野小鎮,位于湖村鎮的天鵝洞景區、蛟龍溪漂流也是暑期熱門景點。
炎炎夏日里,天鵝洞景區憑借恒溫18℃的清涼優勢與獨特溶洞景觀,成為周邊游客避暑打卡的熱門之選,日均接待量較上月增長近2倍。洞內“石瀑”傾瀉、“蓮花”綻放,五彩燈光映照下宛如地下宮殿,神風洞地下河乘筏穿行更添探秘樂趣。景區優化服務,開通縣城至景區旅游專線,線上購票通道實時分流,停車場新增車位,確保游客體驗順暢。“洞內涼爽又壯觀,看看景、劃劃船,非常好的體驗!”來自三明市區的游客陳女士說。
游客在水茜廊橋上品嘗當地美食。
蛟龍溪漂流的河道如一條碧綠絲帶,蜿蜒在茂密林間,兩岸青山疊翠,古樹遮天蔽日,恍若闖入天然氧吧。
游客乘坐皮筏艇順流而下,時而沖進急流當中,濺起的水花迎面潑來,令人燥熱的暑氣瞬間消散;時而漂過平緩淺灘,伸手觸碰溪水,還可以看見游動的魚群。“每年夏天都盼著來這里漂流,享受激情和清涼!”江西游客李女士話音未落又被下一程激流帶起歡笑。
為讓“涼資源”持續升溫,蛟龍溪漂流基地巧做文章:推出學生票半價、家庭套票直減,微信預約省去排隊煩惱。在體驗漂流之外,游客也不忘打卡“久晴不枯、久雨不澇”的蛟湖,再走進湖畔蛟湖草堂,欣賞黃慎的詩書畫卷,感受筆墨間的文人氣息。
入夏以來,蛟龍溪漂流日最高接待上百人次,周邊農家樂的土雞湯、筍干燒肉成了“必點菜”,村民田地里的西瓜、新鮮的筍干等農特產品則成了游客返程的伴手禮。“漂流帶火了我們的農家菜,今年夏天收入肯定會比去年好!”湖村鎮的一家農家樂老板笑著說。
文旅盛宴迎客來
水茜鎮的夏日流量密碼,則藏在廊橋集市的煙火氣與峽谷瀑布的清涼里。
水茜鎮通過串聯廊橋集市、磨石寨峽谷、甯家大院等特色資源,聯動非遺木偶戲展演,打造“清新水茜·清涼一夏”沉浸式夏日游玩體驗。自6月21日活動啟動以來,每周末接待游客超300人次,成為周邊市民短途游的熱門之選。
清晨的維藩橋畔,廊橋集市已熱鬧開攤。木桌上,滑嫩的勺子粉澆上秘制辣醬,冰鎮仙草凍泛著薄荷清香,剛蒸好的艾葉米粿冒著熱氣,引得游客駐足品嘗。橋中央的戲臺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操控木偶演繹,絲線牽動下,木偶揮槍策馬,觀眾掌聲此起彼伏。“既能吃特色小吃,又能看非遺表演,很有客家特色。”專門趁著暑假帶孩子前來游玩的市民林先生說。
走進磨石寨大峽谷,又是另一番天地。景區山巒起伏,低山、丘陵、河谷、盆地等地勢相互交錯,森林覆蓋率達76%以上,山澗、小河蜿蜒全境。觀景臺上,瀑布撞擊巖石的轟鳴漸響,水霧漫過石階,折射出一道流動的彩虹,游客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瀑布壯美的瞬間。打糍粑體驗區里,大人小孩掄著木槌捶打糯米,歡聲笑語回蕩山谷。景區推出的“打卡集章換文創”活動,讓孩子們在瀑布、古亭間奔跑打卡,集齊印章可兌換木偶掛件等紀念品。
傍晚時分,甯家大院成了感受客家文化的好去處。古宅內,“九井十三廳”的布局和兩段紅色革命歷史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墻上保存的“飛機的認識”宣傳畫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觀看。
活動將持續至7月底,為方便游客出行,鎮里還安排火車站至各景點的免費接駁車,司機沿途介紹風土人情,貼心服務獲游客點贊。水茜鎮文旅收入顯著增加,帶動周邊農家樂、土特產銷售額翻倍。從廊橋煙火到峽谷清涼,從非遺傳承到古宅探秘,水茜鎮以多元融合的夏日經濟,讓鄉村活力持續沸騰。
寧化記者站 雷露微 劉博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