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拆除后,孩子們從這里經過就安全多了。”2月7日,三元區下洋七彩幼兒園入口處,居民鄭玲告訴前來采訪的記者。去年以來,三元區城關街道狠抓“拆危”和“兩違”治理工作的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城市宜居環境建設。
這幢原位于新市中路280號的危房,是一座四層磚木建筑,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房屋年代較久遠,部分構件嚴重殘損,經鑒定為D級(最高等級)危房。前幾年,街道和有關單位多次想要對其實施拆除,但由于未能有效解決原租賃戶的安置問題,遭到個別居民的極力阻撓,拆除工作難以開展。這幢樓也就成了附近居民心中的一大安全隱患。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2016年,城關街道將這幢危房的拆除工作列為城市征遷攻堅克難重點項目。街道及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走訪、大力協調,在妥善處理大部分住戶拆遷安置問題的基礎上,去年底平穩實施強制拆除,成功解決這一多年未除的“頑疾”。
“天難,地難,征遷最難。”城關街道地處中心城區,是市區城市建設的“主戰場”,由于征遷任務重、歷史遺留問題多,征地拆遷歷來是頭號難題。去年,城關街道及時調整充實“兩違”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以街道為主導、城管執法部門為執法主體的聯合執法機制,全年共拆除違建面積39703平方米,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占比103%。同時,街道把征遷工作作為加快城建項目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目前,省一建下洋棚戶區完成簽約248戶,交房136戶;三膠廠棚戶區改造完成簽訂22戶,完成81.5%;皮革廠后山遺留地塊完成簽約1戶。
在加大城建項目建設步伐的同時,城關街道加強城市市容市貌管理。全年累計新開工房地產面積46.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8.6萬平方米。同時,認真落實街道二級環衛工作責任網格化管理,實現作業區域與責任區域兩個“全覆蓋”。全面落實“日巡查、周檢查、月評比、年考評”制度,建立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提升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管建并重,老城區的宜居幸福歌越唱越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