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為進一步樹立和宣傳我市黨組織、黨員中的先進典型,引導和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以先進為榜樣,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在推動三明各項事業發展中當表率、走前頭、立新功,本報今起開設“兩學一做·榜樣的力量”專欄,報道一批先進典型的事跡,充分展現先進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風采。敬請關注。
“吃飯靠回銷,出門靠小船,照明靠松光,就連做了新衣裳,還得等到過年穿”,位于金湖之畔的水際村,過去是有名的省級貧困村。如今,貧困村搖身一變,“家家住別墅,戶戶有轎車”,成為泰寧首富村。水際村黨支部通過引導村民成立三大協會,乘上旅游快車,讓曾經的貧困村徹底變了樣。
上世紀80年代,泰寧縣開發金湖景區。2001年6月,水際村開始規劃建設農家山莊,此后,村黨支部一班人依托豐富的水域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先后組建了家庭旅館協會、游船協會、漁業協會三大協會,并依托三大協會積極主動參與和對接大金湖景區的旅游漁業、游船、旅游餐飲、旅游家庭旅館、旅游購物等第三產業,走出了一條以旅游助農、旅游興農、旅游富農的路子。
以協會為橋梁,讓產業做支撐
“同學們好,這是咱們水際村家庭旅館協會為大家準備的宿舍,歡迎參觀。”3月29日上午,下坊寫生創作基地迎來第一批“住客”,三明職業技術學院60名師生到此入住。
今年,泰寧縣依托泰寧優質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歷史遺存打造全域化的寫生基地。對此,水際村下坊寫生基地利用該村自有家庭旅館協會、游船協會等,在2014年底,先行一步,針對掛點合作高校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采用“以養代收”的經營模式,對學者、藝術家全免食宿接待,同時積極向縣政府爭取景區免門票支持,只收取一定船費、排工費,院校學生安排在周邊民宿居住,收費合理。此舉吸引了省內外大批知名書法家、畫家和藝術院校前來開展書法寫生創作旅游,為周邊金湖下坊農家賓館、餐飲帶來連鎖效應,極大地帶動村民經營收入,同時通過文化影響力擴大了泰寧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利用旅游產業及三大協會資源做大做強寫生基地,正是水際村緊盯縣里政策,緊抓旅游主線引領富民強村的縮影。在村支部引導下,水際村始終堅持以協會為橋梁,讓產業做支撐,走出一條旅游富民的“泰寧路徑”。
長久以來,水際村黨支部積極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依托毗鄰核心景區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行“1+3”(支部+三大協會)產業黨建模式,先后組建了家庭旅館協會、游船協會、漁業協會三大協會,通過將黨支部的政治領導、政策引導、發動群眾等優勢與協會的資金、技術、信息、運作等優勢結合起來,進一步壯大家庭旅館、游船、漁業三大主導產業,帶動全村群眾和諧共富。由黨支部牽頭,組織黨員吳贊臣等成立協會,并出任協會骨干,規范管理經營,徹底消除了惡性競爭。如今,全村有70%農戶開辦家庭旅館和餐飲,經營游客的餐飲和住宿,戶均收入5萬—8萬元。近年來,家庭協會引進文創新業態,1家文創家庭旅社已正式運營。
游船協會方面,由黨支部主動介入,組織黨員按照協會章程入會,并通過選舉進入協會管理崗位,通過資本運作,實現股本大幅增值,目前游船協會共有會員68家、成立造船廠2家、游船公司4家,擁有豪華游船31艘,豪華游艇6艘,船位2160余個,占金湖游船位總數的75%,協會資產超2億元,經營性收入3000余萬元。2015年,游船協會、金湖灣度假村、大金湖峽谷漂流三家企業正式在Q版掛牌上市。此外,黨支部發揮在漁業協會的向導作用,主動配合縣、鄉工作,積極協調政府、村集體、漁民各方關系,化解各種矛盾糾紛隱患,引導村民平穩入股入會,同時幫助協會健全和完善機構設置、規章制度,規范經營管理。目前吸納全縣共有1500余戶農戶入股,其中本村農戶139戶村民100%參與入股,共持股163.5股,占總股數12.3%。每股每年分紅3800元。
集體經濟要壯大為民辦事底氣足
“有心辦事,首先得有錢辦事,咱農村黨支部的中心任務是發展農村經濟,集體經濟發展好了,為民辦實事的底氣才能足,我們不能給村民開‘空頭支票’!”水際村黨支部書記王家生說,做到“有錢辦事”,既是農村黨組織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團結和凝聚廣大農民群眾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和基層政權的鞏固。
多年來,水際村黨支部通過在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上多做文章、做好文章,提高自身為民辦實事的“底氣”。水際村擁有山地面積2.04萬畝,其中80%屬于生態公益林。村黨支部通過聘請3名專職護林員,加大保護綠色生態力度,加強林區防火巡查,認真履行好林木管護職責,使青山更綠,林木資源更豐富,林業效益更突顯,也為金湖旅游多添一抹“綠”。
壯大集體經濟,還得緊抓旅游一條線。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水際村比鄰大金湖的天然優勢,通過與企業及個人共同開發景點拍照等多種方式入股景區及沿街店面,每年可為村財產生固定收入5萬元。目前,村黨支部還在積極主動對接金湖灣度假村,通過土地入股的形式提高村集體收入。此外,通過“春風工程”契機,總投資280余萬元用于建設水際村移民購物中心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主體,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經營權招租,每年可獲得固定租金收入25萬元,實現村財收入每年增收10萬元以上。
王家生說,黨支部班子的每位成員,都有擔任一把手的能力,但大家沒有計較排位,都把主要精力用在組織建設和經濟發展上。大家紛紛表示,在其位、司其職,只要干一天,就要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按照建設“富民支部”的要求和支部建設“五個好”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學習,加強制度建設,理清發展思路,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水際村而努力工作。
基礎設施來完善多為群眾辦實事
“這兩年村子變化大,路修好了,水干凈了,家家戶戶還有了數字電視,咱農家人的生活越過越敞亮,這多虧了村支部的努力!”船樹嶺屬于水際村較偏遠的小組,現如今,村民們的生活也有了大變樣。
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群眾熱切希望解決的事,是水際村黨支部的心愿。近年來,村黨支部通過逐步完善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切實為群眾解決問題,辦好實事。
江坑、店上、船樹嶺比較偏遠,以前,村民的飲用水源不足,導致村民家里常停水,水也渾濁。2015年村黨支部向上爭取資金10萬元,自籌資金7萬元,完成江坑、店上、船樹嶺農村飲用水工程,保障了江坑、店上、船樹嶺村民用水安全。同時,村支部把道路硬化擺上日程,計劃2016年全面完成水際村4個村民小組宅間道路工程,其中2015年村黨支部上下籌措資金75萬元完成江坑、船樹嶺宅間道路硬化項目,完成護岸及排水溝等配套項目建設。如今,水干凈了,路好走了,村民們豎起大拇指給黨支部“點贊”。
水際村每年接待自駕游游客達5萬余人次,全村現有停車位數量嚴重不足,嚴重影響到了家庭旅館正常運營,村民意見很大,村黨支部為解決停車場不足,通過多種形式籌集38萬元完成店上停車場和金湖灣停車場項目,去年已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下坊景區停車難題。
為了豐富村民閑余生活,村黨支部于2015年對接廣電數字家庭項目,通過“廣電+村集體”的方式由村集體出資3萬余元,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4.1萬元完成全村141戶數字家庭建設,為每戶村民配備家庭監控電子探頭。“咱農家人家里也裝上監控,大家伙的安全感爆棚了!”村民李繼遠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