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10086發來的短信,說是話費積分可兌換現金,點鏈接后可領取,一市民點開并填寫了相關信息后,銀行卡里的19萬元存款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近日,豐澤法院一審宣判此案,5名被告人分別獲刑,他們組成的詐騙團伙詐騙了多人,涉案金額共50多萬元。
“尊敬的移動用戶:您的話費積分已達×××,可兌換208元現金,請登錄WWW.×××10086.com領取。”中心市區的曾女士收到一條“10086”發來的短信,遂點擊進入。不久,她在查詢銀行卡時發現,卡里的20萬元只剩下7700元。令她納悶的是,她并沒有收到銀行的轉賬短信提醒。
和曾女士有一樣遭遇的,還有石獅和山東等地的多人。
5人組成的詐騙團伙中,其中27歲的吳某德、51歲的吳某甲、27歲的吳某乙和35歲的吳某丙是南安人,27歲的鄧某旺是三明人。
經法院查明,吳某德和鄧某旺合伙采用群發手機病毒網站的方式進行詐騙,其中,鄧某旺負責編輯木馬程序病毒、維護詐騙網站,吳某德負責雇請他人,假借中國移動公司10086客服的名義,群發手機積分可兌換現金等內容的短信,誘騙被害人用手機登錄詐騙網站填寫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賬戶等信息,同時向被害人的手機植入木馬病毒,致使被害人手機短信接收功能被屏蔽,并將短信轉發至指定手機號碼。吳某丙負責查詢、搜集被害人銀行賬戶等信息。
之后,吳某德和鄧某旺利用上述信息資料,將被害人銀行卡內的錢款通過互聯網購買理財產品、游戲點卡等,后將變賣的贓款轉存至專門收款的銀行卡內,吳某德自己或者雇傭吳某甲、吳某乙持收款卡到各地銀行取出贓款并分贓。
審理后,豐澤法院認為,吳某德等5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合伙采用竊取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并通過互聯網予以使用,5人均構成信用卡詐騙。
根據5人的犯罪情節,豐澤法院判決吳某德獲刑10年,并處罰金10萬元;鄧某旺獲刑10年,并處罰金5萬元;吳某甲獲刑2年,并處罰金3萬元;吳某乙獲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2萬元;吳某丙獲刑9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2萬元。
承辦此案的法官提醒說,接到類似的短信或電話時,市民一定要仔細核對信息,如不能確定,應致電通信運營商客服熱線咨詢。通信運營商積分兌換或送禮品等活動宣傳,不會要求輸入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等個人隱私。另外,不要輕易點擊短信上面的鏈接網址,對于任何提供身份證、銀行卡及密碼等信息的網站,更要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