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皮革、合成革等產生危險廢物的企業(yè)將面臨更嚴格的環(huán)保“緊箍咒”。日前,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從源頭管控,推進危險廢物規(guī)范化管理。
《意見》將從源頭減量,嚴格項目環(huán)境準入。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到2017年,年產生10噸以上危險廢物的企業(yè)須通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到2020年,年產生1噸以上危險廢物且符合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條件的企業(yè)須通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所有新建的化工、皮革、合成革、電鍍等行業(yè)企業(yè)須進入相應的工業(yè)園區(qū)。對轄區(qū)內無危廢集中處置設施或處置能力嚴重不足的地區(qū),嚴格控制項目上馬。建設項目需配套的危廢處置設施未建成或污染防治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主體工程不得投用。
為摸清“家底”,《意見》明確2016年底前,摸清全省危險廢物的產生、貯存、轉移、利用、處置情況,建立健全各級危險廢物重點污染源名單庫,做到“一廠一檔”,推行登記信息法人承諾制,逐步實現(xiàn)全過程信息跟蹤和可追溯。2017年底前,漳州、泉州、三明、龍巖、寧德等5市各建成1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設施及填埋場;2018年底,福州再建成1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設施及填埋場;到2019年,莆田建成1個危險廢物綜合處置設施及填埋場。
根據(jù)《意見》,“十三五”期間,每年在省級預算內投資中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用于支持危廢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各地環(huán)保部門將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打擊隨意傾倒危險廢物和無證經營危險廢物、非法轉移或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