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學生怎么樣
升學名單里
沒有浙江學生的名字
首屆教改實驗班里有3個浙江學生,分別是來自溫州瑞安的陳杳、樂清的張夢思和趙宇君。
在錢報記者拿到的升學錄取名單中,沒有看到三個人的名字。
錢報記者通過教改實驗班的一位學生,向三位浙江學生發出采訪的邀請,均被謝絕。這位學生也不愿意向錢報記者透露更多關于他們的消息。
入學以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就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但他們對媒體始終保持著一種警惕的態度。此前一些關于朱清時校長和南科大改革失敗的論調,讓他們對媒體產生許多不信任。一位學生直言,“沒辦法,你的同行之前太不友好”。
錢報記者聯系上趙宇君的父親,他用帶著溫州口音的普通話告訴記者,此前的畢業典禮,由于家中親人病危,兒子沒能參加。“現在他在家里幫導師做研究,過完年,三月份他會回學校。”
關于兒子畢業后的打算,他并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含糊地說可能是申請香港的學校。趙宇君的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叔賢,他曾任香港大學物理系主任。
一開始,趙宇君的父親就不同意他報考南科大。在他的心目中,兒子理想的出路,應該是回家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因為沒有教育部授予的文憑,他擔心兒子的出路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趙宇君的父親對兒子不愿接受采訪表示了歉意。但他又忍不住表示,兒子待人其實很友善。他拿這個太有主見的兒子沒有辦法,只能默許他的選擇,并給他最大的支持。
專家觀點
低調的畢業典禮
用心良苦
南科大教改班畢業典禮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育學者熊丙奇在他的博客中表示:“這場畢業典禮,本來是可以很‘高調’的,因為這本可以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里程碑事件—首次由大學自主授予文憑,再由專業機構認證,由此啟動我國學位授予體系的改革。但是,由于南科大從2012年之后,所有學生的招生都納入計劃錄取,所有學生畢業時都將授予國家統一承認的文憑,因此,這批2011年入學的學生,也就變為碩果僅存的‘自主授予學位’學生。學校選擇低調地為他們頒發學位,可謂用心良苦。”
熊丙奇認為,如果很高調地為這批學生授予學位,有關部門可能會擔心社會輿論再次聚焦“自授學位”的改革,并質疑這一改革的成果不錯—學校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沒有影響培養質量,反而提高了培養水平—為何卻不再推進?低調授予這批學生學位,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現實的寫照。教育改革的調子頗高,但在現實中卻是“高開低走”。
“可以預測,來年南科大為2012屆畢業生授予國家統一承認的文憑,就可能比這一屆高調得多。因為融入傳統體制的南科大,不會再面對改革的爭議,同時也可借畢業典禮,來展示其作為一所新建大學,按照傳統體制內高校的評價標準,所獲得的辦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