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帶
實際上,王玉龍只是眾多北京戶口灰色鏈條中的一員。
每年的3-6月份,北京各個高校的BBS上,都會有大量販賣進京指標的廣告。
所謂“進京指標”是指由北京市的用人單位向北京市人事局申請的招聘京外生源統招應屆畢業生的用人指標,也是畢業生就業落戶北京的前提條件之一。
北京市人保局副局長張祖德曾表示,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成為延長本市人口紅利期,優化本市從業人員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專業結構的重要手段,但限于人口控制的壓力,無法得到全部滿足。
以2013年為例,北京地區高校有畢業生22.9萬人,當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而2013年應屆留京指標總量為1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落戶北京,機會遠遠低于百里挑一。
是否能留在北京,就成了全國各地在京學子畢業后的第一道坎。各顯神通之后,灰色通道成了最后的希望。
一般來說,購買進京指標越早越便宜,“如果6月份是20萬,那么3月份的價格只需要10萬,因為3月份是企業向人事局申報指標的階段,這時候‘訂購’才有相應的優惠。”也曾擔任過戶口中介公司的業務經理的石慧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
“4月底、5月初是交易高峰期,價格也隨之增長。”石慧說,到6月份,基本上指標就會落定,所以這時候再想要的話,就必須要出高價了,而即便是高價,在這個時候也不一定能夠辦成,不過“辦不上是可以退款的”。石慧說。
比如北京985、211這些國家重點大學畢業生,想留在北京,辦理戶口的價格上會比較優惠,一般來說,價格不會超過10萬,需要解決工作問題的,一般企業是10萬,想進國稅、地稅這樣的部門,差不多得30萬。
盡管做著這些“大生意”,但石慧并不需要上班打卡,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辦公室在哪里。和王玉龍一樣,通過自己朋友和老鄉的互相介紹,和需求者隨意安排在茶館見面。“其他時候就在各個論壇和高校的BBS上發帖子,就像姜太公釣魚一樣。”但石慧坦言,由于論壇等網絡空間并不具備公信力,因此通過網絡找上門的個案很少。
一旦有了生意,她就負責將對方的資料收集起來交給“老板”,之后的事,至于“老板”是如何解決的,她卻毫不知情。在她眼里,“老板”成了神通廣大的代名詞。
實際上,所謂“老板”的觸角也并不難掌握。
豆瓣網上有一篇文章很形象地描述了這種狀況:由于享受“進京指標”的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市場化程度不高、規模有限,在單位本身的體制與管理機制不足以吸引人才的情況下,企業只能淪為提供北京戶口的跳板。于是,很多企業開始“認命”,把指標變成商品。
但在政府層面,這張網逐漸在收緊。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全面深化改革“京57條”中明確提出,北京市要嚴控人口規模。主管落戶北京指標審批的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指出,2014年將會結合首都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客觀情況,擇優引進急需緊缺的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引進數量上,仍和2013年持平,以萬人為限,以后會呈逐步趨緊態勢。
這也是“戶口販子”們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監管和制度方面就要杜絕指標和戶口買賣的事情發生,“監管不到位,就會有貓膩,也會有人鉆空子。”
石慧所在公司的業務目前處于停滯狀態,“管得太嚴,實在做不了了。”石慧很后悔,和王玉龍一樣,他們在幫助別人辦理戶口的時候,都沒有想到要先給自己辦一個北京戶口,“當時覺得30萬有些貴,沒舍得辦。”石慧說,等自己的孩子出生,想給孩子辦一個的時候,一個北京戶口的價格已經漲到了60萬。
今年年初,隨著新一屆政府對于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關的整頓,幫助石慧所在公司運作的企業和政府的接頭人相繼退出,石慧的東家也不得不以關張了事。“后來我再打電話給老板,號碼已經成了空號。”
落戶北京的八條路
但這扇門似乎并未嚴絲合縫。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假結婚成了另一個進入北京的手段。
按照現行政策,落戶北京共有八種渠道,除夫妻投靠、子女投靠外,還有考取公務員及部分事業單位、在京工作的博士后、海歸、大學生村官或社工、應聘有進京指標的企業和各類特殊人才計劃等方式。
在不少人看來,北京戶口最重要的就是小孩上學問題。按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孩要根據戶口入校,雖然現在借讀費取消了,外地戶口的孩子也可以在北京上學,但一些名校,會對就近入學的學生進行考核,條件不達標的,仍然需要繳納借讀費,“我家孩子上學交了15萬,有人交了25萬,這還得有人有關系才行。”說到這個,北京某公關公司的員工朱杰頗有些無奈,“暫時不能辭職,孩子一個人在家上學又不行,那只能交錢了。”
但最讓朱杰擔心的還是孩子的高考。在他看來,這是北京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許多孩子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在北京上的,但高考卻必須回原籍考。現在各地考題都不一樣,讓孩子考回北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朱杰說,他周圍的同事就有人因為這個事情放棄高薪回老家發展。
夏學鑾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北京的大學在北京招收的學生名額,要比其他城市多很多。這也是教育不公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要用全國的招生標準來看,很多北京考生的分數都是不達標的。”夏學鑾認為,盡管有北京戶口能享受購房、就業等體制內的紅利,但北京的高考才是最大的戶籍紅利。
而根據《燕趙都市報》統計,加上高考紅利,北京戶口共有80余項福利,單就買房和教育兩項,北京戶口就值54萬元,考入北大的幾率比河北等地高出40多倍。
此外,在購買商品房的政策中,如果外地人想要在北京買商品房,就必須有連續五年社保或者五年繳稅證明才有購房資格,但北京戶口并不需要這個要求,可以直接購買。此外,北京戶口可以直接申請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兩限房以及自住型商品房。
買車方面,目前北京買車實行的是搖號政策,但非京籍戶口還是需要有連續五年的社保或繳稅證明。
和北京戶口掛鉤的,還有令全國大多數省市難以企及的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諸多社會保障制度。如果將上述內容都計算在內,一個北京戶口的綁定利益超過百萬元。
在夏學鑾看來,倒賣北京戶籍指標的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北京戶口有價值,所以有市場,有需求,讓不少人也有利可圖,“這些人就是利用各種手段把北京戶口作為一種有價證券來販賣,從而造成戶口價格突升。”
海淀區檢察院檢察官趙大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如今,買賣戶口現象大量存在,相關部門缺乏監管。大量游離在正常途徑辦理戶口之外的買賣戶口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已倒閉或面臨倒閉的企業,甚至是國企、高科技企業,與非法“中介”勾結倒賣進京指標,但由于此類非法交易方式隱蔽,人力社保等有關部門難以通過監管的方式發現,以至于束手無策。
趙大為分析,販賣戶口高發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就是現行戶籍制度可以給一個戶口帶來的不少附加利益。
一個北京戶口不僅與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等諸多社會保障制度掛鉤,還能解決購房、購車、找工作、子女上學等諸多問題,“在很多人看來,通過非正當渠道擁有北京戶口所能享受到的利益,將遠超買戶口的費用。”
所以在這種利益驅動之下,有需要的人可以毫無顧慮地為辦戶口支付巨額的費用,不法分子也抓住“戶口市場”有利可圖,鋌而走險。
趙大為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對戶籍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實施改革。一方面,應剝離戶籍的附加功能,實現戶籍功能獨立于社會福利分配,充分發揮人口管理的功能,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另一方面,可通過增加公共財政支出,提高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讓外來人口能享受到平等的社會待遇,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此類案件的發生。夏學鑾也認為,要想讓北京的戶口不那么值錢,就要取消北京戶口所附帶的一些福利,比如統一全國高考招生的錄取標準,不能因為有北京的戶籍就降低這個標準,“如果在戶籍上沒有什么便宜可占了,戶口自然也不會那么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