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助力智慧警務 北京鐵警“黑科技”抓獲在逃人員141名
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單憑肉眼很難將通緝多年潛逃罪犯的照片和本人聯系在一起的,多虧了人臉識別系統。”辦案民警表示。近日,北京鐵路警方運用人像識別、視頻監控、分析研判等技術,在秦皇島站一天查獲4名公安部網上在逃人員。這也使北京鐵路警方2018年以來,在全局范圍內利用人像識別系統查獲的在逃人員總數達到141名。
人像識別系統自動報警
7月11日11時許,一名攜帶行李箱的中年男子出現在秦皇島火車站出站口。當他走進出站通道時,人像識別系統自動報警,值勤室操作人員一面進行相關數據比對,一面指令執勤民警立即趕往出站口開展查緝。
民警趕到時,出站旅客所剩無已,沒有發現嫌疑人。民警立即與職能部門取得聯系,進一步擴大排查范圍,不放過蛛絲馬跡,經分析研判,1小時后在某會議中心將王某抓獲。
“抓到王某后,我們再次比對了網上通緝的照片和他本人,說實話,如果只是憑肉眼是很難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的,人臉識別系統確實在智慧警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改變了以往的查緝方式,即節省了不少警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辦案民警說。
經查,王某從1996年開始利用在銀行任職的工作便利挪用公款炒股,直至1999年事發時,挪用公款已達200余萬元,后被當地檢察院上網通緝。出逃后,王某先后去過延安、河南、南京、長沙等地,換了不少工作艱苦度日。最后,應聘于河南一家制藥企業,當了一名藥品銷售員。潛逃期間王某漂白了身份,套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各地活動。沒想到此次來秦皇島參加業務培訓結束了自己的19年逃亡生涯。
記者了解到,在隨后幾小時內,又有3名在逃人員相繼落網。
20余天查獲各類人員159人
7月11日20時許,人像識別系統再次預警,一名男子與網上在逃嫌疑人劉某的體貌特征十分相似,現場執勤民警前往售票廳將其抓獲。經審查,該人是潛逃12年并漂白身份的合同詐騙網上在逃人員。
之后,于7月12日7時、10時,人像識別系統陸續發出預警,發現并抓捕了因涉嫌詐騙案被河北警方列為網上在逃人員的李某、因涉嫌故意傷害被河北警方列為網上在逃人員的王某某。
7月16日上午,北京鐵路公安局在秦皇島站派出所召開暑運安保火線立功表彰會,對利用人像識別系統助力安保實戰、連續抓獲多名網上在逃人員的秦皇島站派出所值勤大隊榮記集體三等功。
“當今的世界‘誰占領了科技應用實戰的制高點,誰就將在對敵斗爭中占得先機、立于不敗之地’。”北京鐵路公安局局長王旭章表示,秦皇島站派出所黨支部認真貫徹鐵路公安局和公安局黨委提出‘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警先動、京局實做’的理念,主動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特別是積極探索人像識別系統新科技的實戰應用,注意運用查緝追逃的盤查發現和審查深挖的傳統方法與高科技人像識別和人機結合的先進手段,牢牢守住京畿進關主要通道的‘東大門’,在短短的20多天時間里,就查獲各類人員159人。這是利用科技強警強局、助力安保的警務創新的有力實踐,也是秦皇島站派出所時隔24年后在查緝追逃等業務工作上取得的再一次輝煌。
據統計,2018年以來,北京鐵路警方利用和國內科研單位共同研發的人臉識別系統已查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1892人,其中網上在逃人員141名。(記者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