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明研制的快餐式燃面一點即燃
14日,四川宜賓,75歲的郭大明在家捧著一碗面做最后的技術調試。半年多來,他都在進行了一個課題,把的“宜賓燃面”做成方便面,“我要讓外地人也能吃到地道的宜賓燃面。”
10月1日,郭大明快餐式宜賓燃面終于初步研發成功,保質期長達半年,引火即燃,與現煮的宜賓燃面擁有同樣的口感。
保質期半年 老人把宜賓燃面做出方便面
快餐式燃面制品
郭大明,是國網四川宜賓供電公司退休工程師,今年75歲,一輩子都在跟電打交道。去年,這個酷愛發明的退休老人突然迷戀上了宜賓燃面,“我要讓外地人也能吃到地道的宜賓燃面。”
萌發這個念頭,是一次外地朋友向他吐嘈,“我們這里的宜賓燃面,是舶來品,資格的宜賓燃面吃不到。”如何能讓外地人不到宜賓來, 也能品嘗到原滋原味的宜賓燃面?郭大明陷入思考。
一天,郭大明偶然看見孫子在吃方便面,他靈機一動,何不把宜賓燃面做成“方便面”。之后,郭大明靜下心全力搞研發,從快餐宜賓燃面的核心技術、宜賓燃面的文化淵源、宜賓燃面的特性等方面,努力鉆研,取得前期成果。
今年,當郭大明聽說宜賓市專門成立了“宜賓燃面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后,8月14日,他寫信給領導小組,闡述了對燃面產業化發展的研究成果和建議意見,很快得到了回復,宜賓市經信委副主任蘭國賓率領相關人員到郭大明居住地召開了研討會。在會上,郭大明老人提出了建立“宜賓燃面研發中心”的建議,廠家表示愿攜手做大做強宜賓燃面產業。
10月1日,在宜賓多個部門與設備制造廠家的積極支持與配合下,經過數月的攻關,郭大明快餐式宜賓燃面終于初步研發成功,保質期長達半年,引火即燃,與現煮的宜賓燃面一樣熱呼呼、香撲撲的,一樣的口感、一樣的外觀。14日,郭大明告訴封面新聞記者,目前,這一項目就等量產了。
這幾年在研究發明上,郭大明已花去10余萬的資金,但他卻絲毫不心疼:“人家喜歡打牌,我就喜歡研究,喜歡動腦,也是一種老年生活方式吧。”
曾發明太陽能老年車 至今仍穿梭宜賓街頭
郭大明發明電動車時的照片。
在國網四川宜賓供電公司內,75歲的郭大明被稱為“牛人”,他一生酷愛發明創造。
1970年,郭大明發明“化學鍍銀均壓服”;1978年,他發明電動機帶動連接帶實現操作的縫紉機;1980年,他發明自制家用全自動洗衣機;1982年,他發明煮飯自動開火裝置……1997年2月,郭大明開始了退休生活,這也沒閑著,開辦信息公司、收藏奇石、玩根雕、建網站。
據了解,從2006年開始,他開始苦心研制太陽能電動老年休閑觀光車。2007年,第一代太陽能電動老年休閑觀光車亮相宜賓街頭, 成為宜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太陽能電動老年休閑觀光車是綜合運用電工學、光學、聲學、美學,在普通電動三輪車上,加裝了能拆卸的不銹鋼頂棚,并在頂棚上安置了太陽能電池板,使之不斷地為電動車的電瓶充電。
后來,郭大明又按照美學觀點,在車上設計安裝了五彩繽紛、閃爍明亮彩燈和報警燈;為減少旅途疲困,車上還設計安裝了MP3;考慮到出行攜帶行李方便,車尾處設計安裝有漂亮的行李箱,其上貼有警示字樣的夜光膜不干膠,以保證老人出游安全。經過不斷改進,郭大明已經設計出功能更齊全、性能更穩定的第四代太陽能電動老年休閑觀光車。
陳剛 葉曉姝 封面新聞記者 吳柳鋒 圖片據受訪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