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日系車企在華銷量暴跌,很多日系廠商都在想方設法修復與消費者的關系。
10月10日,豐田汽車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740萬輛汽車,召回原因是車輛電動車窗存在故障。作為豐田史上最大單次召回事件,此次召回涉及的車輛數甚至與豐田去年全球總銷量持平。而與此前大牌汽車企業召回事件在華的集體“跳票”不同,這次豐田召回共涉及在華豐田汽車140萬輛。
10月11日,《投資者報》記者來到一家位于北京的廣汽豐田經銷商處。售后服務人員張鵬宇對記者說:“11月1日才能正式開始召回檢查,目前4S店不能接待召回客戶。客戶在11月可直接來店檢查,建議提前預約,因為受檢車輛數目龐大。”
日系車召回頻繁
廣汽豐田汽車和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宣布,按照《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的要求,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遞交了召回報告,決定自2012年11月1日開始,對9.59萬輛威馳轎車、45.84萬輛卡羅拉轎車、10.88萬輛RAV4多用途乘用車、59.86萬輛凱美瑞轎車、4.42萬輛雅力士轎車和6.4萬輛漢蘭達多用途乘用車進行召回。總計將140萬輛。
這份召回目錄幾乎涵蓋了2006年~2010年全部在華生產的豐田轎車。而僅在一個月以前,豐田汽車中國和一汽豐田共同宣布,將從9月3日起召回近15萬輛進口和國產的RAV4車輛。豐田在2009年至2011年在全球不同范圍召回車輛共計10余次,可見召回做法對于豐田來說早已駕輕就熟。
《投資者報》記者通過盤點2010~2012年的汽車產業大型召回事件(百萬輛級別召回事件)發現,2010年~2012年3年間,全球汽車廠商累計召回品牌旗下車輛共計2654.3萬輛。其中日產、豐田和本田這三大日系品牌召回汽車數量占總數的83%,而豐田品牌以1816萬輛的車輛數成為日系汽車企業中的召回老大,共占三年大型召回事件車輛總數的68.4%。
如此驚人的車輛召回數目和召回頻率無形中讓消費者對豐田的品牌信任感降低。北京地區消費者王元海對《投資者報》記者說:“對豐田的RAV4關注很久了,但近段時間看見RAV4召回了。后來網上一查,豐田的召回還真不少,心里更不踏實。其實也能理解企業的負責感,但總是出現質量問題誰也不踏實。”
豐田召回意味深長
兩年前,豐田在全球范圍內的大型召回事件中,2010年11月份開始在美國地區大范圍召回豐田汽車,涉及數量最多的質量問題是油門踏板存在故障隱患。而面對中國消費者時,豐田竟然選擇了“區別對待”。最終美國消費者獲得賠償,而中國方面,豐田始終沒有做出反應。事件最終以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鞠躬”道歉告終。
進入2012年,豐田汽車似乎越來越眷顧中國汽車市場,RAV4車型就在國內進行第二次召回,此番又召回國內140萬輛可能存在問題的車輛,加之在“釣魚島事件”日系車被砸,豐田給出的車主零損失聲明。這一切似乎預示著豐田迅速改變了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變化,與日系車在華銷量持續下滑不無關系。
根據中汽協最新發布的9月產銷數據顯示,國產汽車產銷166.09萬輛和161.74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0.6%和8.2%,生產同比增長3.7%。而9月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共銷售16萬輛,環比下降29.49%,同比下降40.8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2.16%,占有率比上月下降6.4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8.33個百分點。日系車在華遭遇近5年來的銷售低谷。
另一方面,《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草案)》在今年10月10日獲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條例中規定,批量汽車產品普遍存在危及安全使用質量問題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進口,由其生產者實施召回,并及時發布產品缺陷信息。對實施召回的缺陷汽車產品,生產者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消除缺陷費用和必要的運送缺陷汽車產品費用由生產者承擔。這也讓國內的召回事件有法可依。
豐田此次的召回原因是,由于駕駛座車門的電動車窗主控開關按鈕可能會發生卡滯,繼續使用可能導致車窗玻璃不能正常升降,極少數可能會引起主控開關內部的局部過熱熔損。豐田將對車輛的電動車窗主控開關進行檢查,如果存在卡滯的現象,則更換主控開關的基板;如果沒有卡滯現象,則在主控開關基板的模塊中注入含氟潤滑脂。
從事汽車維修工作多年的高級汽車維修技師張麗佳對《投資者報》記者說:“就召回事件的主角來看,豐田此次召回的成本并不高,更換主控開關基板的成本不過幾十元,而且如果車輛電窗開關損壞,相信車主早已自行維修了,如果加注潤滑脂更是相當于零成本。”
汽車行業評論員張志勇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召回一方面體現了車企對于客戶的責任心,另一方面無形地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但張志勇認為,豐田此番做法雖然充分表現出當前對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視,但頻繁的召回勢必會對于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的損害。
是賠是賺也許只有豐田才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