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賈興鵬)豬肉還吃得起嗎?物價還繼續漲嗎?今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在宏觀經濟運行數據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生豬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農產品價格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預計不會出現全面、持續的價格上漲。
趙辰昕介紹,自2014年以來,我國CPI漲幅一直在3%以下,應該說這是一個低位運行的水平。當前,所謂的高點是在去年較低物價水平基礎上的高點。從物價運行態勢看,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仍將保持溫和上漲的走勢。
首先,糧食價格穩中有降為價格總水平穩定奠定了基礎。我國糧食已經連續十二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足。國家公布的2016年糧食最低收購價與2015年相比持平或有所下降。玉米收儲政策也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市場供需和政策調整決定了糧價穩中有降的態勢。
其次,上游生產資料價格下降制約下游消費品價格上漲幅度。到今年2月,生產資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已連續49個月下降,累計下降16.6%。近期降幅有所收窄,但供大于求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生產資料價格仍將低位運行,前期下降的累積效應還有向下游消費品價格傳導的可能。
第三,由于全球經濟尚未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低速增長,加上美元升值預期的影響,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震蕩運行的可能性較大,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國內價格上漲。
不過,對于農產品價格,由于農業生產容易受到自然氣候條件、生產周期性因素等影響,趙辰昕認為,短期內可能出現一定幅度上漲,但預計不會出現全面、持續的價格上漲。
對于豬肉價格在春節后的高位運行,趙辰昕分析,這是生豬養殖行業經歷前幾年周期性調整的結果,帶有恢復性和補償性。在上輪“豬周期”中,生豬價格下跌期較長,導致養豬業長期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去年3月生豬價格進入上漲通道后,部分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不高,補欄進程較慢,加上部分地方實施生豬禁養和限養,生豬產能持續處在低位。
據統計,今年2月生豬存欄同比下降5.5%,生豬市場供應偏緊。但受夏季消費需求處于淡季、飼料等養殖成本下降、替代消費品價格下跌或保持平穩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據最新數據,3月份生豬存欄量環比增加0.9%,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止跌持平,預示著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過程基本結束,后期生豬供求格局可能發生改變。
因此,趙辰昕表示,生豬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
而蔬菜價格何時回落?
趙辰昕認為,蔬菜價格回落速度也比往年偏慢,主要是受1月下旬全國大范圍寒潮雨雪天氣影響。低溫雨雪使蔬菜特別是南方地區蔬菜遭受嚴重凍害,同時造成冬儲蔬菜保存損耗加大,影響了蔬菜供應。春節后,多地又出現倒春寒天氣,低溫陰雨使蔬菜的生產、調運受到影響,上市量不足,延緩了蔬菜價格回落速度。
“隨著天氣好轉、氣溫回升,蔬菜生長速度將會加快,區域間調配也會更加順暢,市場供應量將明顯增加,預計4月中旬以后蔬菜價格將逐漸下降。” 趙辰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