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人認為去庫存只是指房地產領域,但我的理解是:房地產是小庫存,而過剩產能才是大庫存。去掉這兩個庫存與降低企業成本、化解金融風險密切相關。所以,這是一場攻堅戰,但整個過程中拿捏適度極其關鍵。
我們必須意識到,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發育的必然結果,沒有過剩就沒有競爭。為什么這些年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越發嚴重?我認為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互聯網加大了信息透明度,過去那種有限的信息渠道所構建的信息不對稱消失了,全社會產能高度透明,使得原本隱性化的產能顯性化;第二,多年緊縮的貨幣政策使得社會總需求下降,加上發達國家金融危機,消費回落,也使得中國總需求雪上加霜;第三,互聯網商業引發的過度競爭環境,使得大量商戶為降低成本而造假,泛化到全社會即為“劣質產能擠出優質產能”,以致產能過剩加劇。
去除過剩產能一定是去除落后產能,但又要防止去除過剩產能過程中,物價被嚴重拉高。更重要的是,去除過剩產能過程中,必須以提高產業集中度為核心抓手,在信息已經高度透明的前提下,形成適度競爭——既沒有過度競爭,也沒有過度壟斷。
同時需要意識到,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方法。不要以為哪個產業是夕陽產業、可以淘汰。我們需要技術進步,但不是所有產業都可以依賴技術進步加以提升。發達國家技術已經十分發達,但一樣存在大量勞動密集型的加工需求。所以,我們所謂勞動密集型產業無所謂先進還是落后,這是產業發展必須擁有的基礎。
房地產去庫存問題當然重要。因為,中國需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需要人民幣兌美元適度地貶值。但現在有一種輿論在干擾著整個社會的認知:人民幣貶值將導致中國房地產價格下跌。是不是這樣?說實話,是,至少它是房價下跌的重要因素。但我們同時應當看到,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時候,是不是也與人民幣升值相關?
我們必須警惕加大政府補貼力度,通過加大城鎮化的步伐,加大房地產需求,讓房地產庫存盡可能多地壓縮。同時,我們還應當防止新供給、新庫存的出現,放緩商品房的供給速度。
在這方面,需要解決三個關鍵方向的問題。第一,地方政府收入,如何才能不依重賣地收入,同時把有限的土地資源用于產業轉型升級;第二,必須提高房地產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出清過剩產能,而更要防止各路房地產商通過各種途徑擠入市場,加大商品房供給;第三,現有開發用地的消化。
上述兩大庫存問題的解決,當然會大大降低中國的金融風險。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把控不當也會大幅提高中國的金融風險。因為過剩產能和銀行信貸安全密切相關,所以去庫存必然考慮中國金融的容忍程度,堅持主動、可控、適度的原則,否則十分危險。(作者 鈕文新 系CCTV證券資訊頻道總編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