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正在和電力工人檢查太陽能電池板
你的屋頂可能藏著一個秘密的繽紛花園,也可能有一池子活蹦亂跳的小魚。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屋頂其實還可以成為日常獲取電力的場所,而多余的電還能賣錢。最近,平潭人周文,就在自己家的屋頂安裝了分布式發電系統,并在3月25日實現了并網發電,成為我區首個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用戶。
近日,記者來到北厝鎮娘宮村周文的家中,一探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究竟。在天臺上,只見兩列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排列著,與接線箱、逆變器等設備相連,形成了一個家庭太陽能發電系統。在日常運作中,太陽能電池板負責“捕捉”陽光,然后通過逆變器將電池板送來的直流電“加工”成交流電,供家庭使用。
“每塊太陽能電池板的容量是260瓦,我們一共安裝了14塊。”周文說,他們家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總容量有3.64千瓦,每天可發電20度左右。除去每天的日常用電5度,還有約15度的上網電量。
根據政策,分布式電源項目發電量可以全部上網、全部自用或自發自用剩余電量上網。平潭供電公司南區供電所工作人員李娟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國家鼓勵分布式發電,并給予0.42元的度電補貼,期限20年,也就是每發一度電就能獲得0.42元的補貼。對于上網的電量,電網企業還將以 0.37元每度進行收購。如果發電量全部上網,電網企業的收購價則達到0.98元每度。
周文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創始人,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福州地區年平均日光照時數 4.2 小時、一般家庭裝機容量 4 千瓦計算,一年可以產生6000多度電。除了經濟效益,這些清潔電能大約還可以節省標準煤 2280 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噸。
“太陽能是清潔能源,無污染、無噪音,利用好這一能源,也能與平潭建設國際旅游島相契合。”周文說。根據周文家安裝的雙向電表,3月25日至3月30日,他們家上網的電量已經達到118度。
據了解,目前平潭各供電營業廳均可受理并網申請。
看好平潭前景 搶占“屋頂”市場
周文正在介紹自家的光伏發電系統
除了在自己家安裝分布式發電系統,周文還看中了平潭的優質太陽能資源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廣闊前景,決心要在平潭宣傳推廣分布式新能源應用。
找到“陽光” 回鄉創業
學習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出身的周文,如今已經是電氣工程師和電工高級技師。2014年,周文在平潭創立了福建卓翼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5年,周文把公司的辦公地點和發展中心從福州移回平潭。
“誰說平潭只有風能資源豐富,其實平潭的太陽能資源在全省也是領先的,年平均日照時數可接近5個小時。”周文說,在平潭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收益十分可觀。特別是隨著供電公司光伏發電并網工作的持續推進,分布式電站產生的電能不但可以自用,余電上網坐收“余”利也成為現實。
“太陽能是清潔能源,安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方便又環保,還很省錢。”周文說。
除了有資源上的優勢,實驗區對創業青年釋放的政策紅利,也是周文將發展重心移回平潭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司現在已經享受到了科技型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試點企業等一系列的獎補。今年,他們還要申報省科技型企業。
創新科技 推動發展
在平潭,周文的福建卓翼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開展分布式太陽能光伏電站供電系統和風光互補新能源路燈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
科技是企業發展的源泉,周文的公司已經與多所電力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聯合組建企業研發中心,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實用型專利等多項專利。
“一種提高光伏電站發電效率的方法和裝置”正是周文公司在分布式光伏發電上的發明專利。周文說,基于對發電效率的提高,他們優化后的方案和裝置,能將發電效率提升20%至30%。
在周文家的屋頂上,還有一套風光互補新能源路燈系統。目前,在風光互補新能源路燈系統的研發上,周文的公司也同樣獲得發明專利。
“接下來,我們將在技術上繼續突破。”周文說,要讓分布式光伏發電變得更加智能化。而在風光互補新能源路燈系統中,他們想要引入物聯網,更好地實現對每盞路燈的控制。
名詞解釋
分布式光伏發電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的光伏發電設施。
分布式光伏發電能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建筑物屋頂的發電項目。
相關鏈接
如何辦理分布式
電源并網業務
辦理居民分布式電源并網業務一共包括并網申請、接入系統方案確定、工程實施、并網發電四個流程。
業主提交并網申請書、申請人身份證、房產證、物業出具同意建設分布式電源的證明材料等申請材料后,電網企業將在2個工作日內,或者按照約定的時間至現場勘查接入條件,單點并網接入的在受理后20個工作日內答復接入系統方案,待廠商安裝完成后,10個工作日內就可完成并網驗收與調試。最后,只要簽署關于購售電、供用電和調度等合同就可直接轉入并網運行。(記者 周寒冰/文 林映樹/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