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盲人足球在世界的舞臺上傳來好消息。在第十五屆里約殘奧會五人制盲人男足比賽中,中國盲人男足奪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要想在世界級的比賽中得到如此戰(zhàn)績,身有殘疾的他們需要付出比常人多不止一倍、兩倍的努力?,F(xiàn)在,請跟隨記者一起走進這支中國盲人男足隊其中兩位平潭隊員的世界,傾聽他們的故事。
高凱和林冬冬在演示踢球方式,蒙上眼睛聽特制的足球發(fā)出的聲音
黑暗中仍能暢快奔跑
高凱是本次參加比賽的其中一位運動員,已近而立之年的他是蘇澳鎮(zhèn)看澳村人,林冬冬則是敖東鎮(zhèn)青觀頂村人。趁著大賽后的休息時間,他們結伴返鄉(xiāng)回家。從身有殘缺到為國爭光,從校友到隊友,16年的深厚友誼讓他們默契十足,“互相商量,相互幫忙,彼此鼓勵,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習慣了。”高凱笑著說。
2005年,彼時正在福州盲校讀書的高凱和林冬冬雙雙入選省殘疾人盲人足球集訓隊,于2010年入選國家殘疾人盲足球集訓隊,先后代表我省、我國參賽,并榮獲2007年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第一名、2010年廣州亞殘運會第一名、2011年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第一名、2012年倫敦殘奧會第五名、2014年韓國亞殘運會第三名等成績。
“我接觸足球純粹是興趣,沒想到一踢就這么多年。”高凱表示,身為盲人,平時走路已是十分不便,行走都要摸索著前進。他更是從沒想過,能夠放開手腳奔跑,甚至是成為一名運動員。“眼睛看不見,并不能阻止我奔跑,我喜歡足球,也很享受在球場上奔跑的感覺,因為足球,我結識到很多朋友。”高凱說。
每天只想著如何把球踢好
在里約殘奧會的賽場上,高凱、林冬冬所在的中國盲人足球隊在小組賽戰(zhàn)勝西班牙、墨西哥隊順利進入半決賽。9月15日,在半決賽中,中國隊惜敗巴西,無緣決賽,最終獲得第四名。
2006年才組建的中國盲人足球隊儼然成為世界強隊,2010至2014年亞洲杯盲人足球賽四連冠的佳績更是讓中國隊備受認可。
難以想象,盲人運動員們在黑暗中經(jīng)過了怎樣的艱苦訓練方才成長為一支“彪悍”的隊伍。建隊之初,不僅球員們從未接觸過足球,連教練都對盲人足球一無所知。邁開第一步總是最艱難的,“怎么跑起來?”成了林冬冬和高凱面臨的首個難題。最后他們終于摸索出一個方案,先走,再手牽手一起奔跑,慢慢地,開始獨立奔跑。
“我每天只想著如何把球踢好。因為看不見,所以我們在訓練中,經(jīng)常跑著跑著就撞在一起,受傷是常事。”高凱說。盲足所用的特制足球內置鐵皮,訓練時間一長,高凱和林冬冬的腳趾頭甚至都變成了黑色。而早期由于沒有訓練場地,他們只能在水泥地上訓練,兩天就磨壞一雙鞋,摔倒擦破皮更是常有的事。
訓練之余堅持學習
體能訓練是盲足隊員們在訓練時的重頭戲,它包括對技術和力量的雙重訓練,往往球員們一天要在球場上訓練五六個小時。“不僅要熟悉球性,也要有足夠的體能作保障。”林冬冬坦言,在最艱難的時候,他還曾產(chǎn)生放棄的念頭。
身體的傷病加上賽前狀態(tài)不佳,長時間的訓練也無法讓自己達到預期的效果,這讓林冬冬十分懊惱。“是教練和隊友的鼓勵給了我極大的動力。”林冬冬說。很快,調整好狀態(tài)的他隨球隊一路南征北戰(zhàn),拿下了國內外多個大賽的冠軍。
除了白天的訓練,夜晚的時間高凱和林冬冬也沒有閑著。他們已經(jīng)自學并從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教學院針灸推拿系畢業(yè),現(xiàn)在還參加了福建教育學院的網(wǎng)絡視頻教學課程,打算通過成人自考申請學院的工商企業(yè)管理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