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套 “里應外合”共同行騙
次日上午,蔡老板與張宏談妥水泥工人等相關事宜時,張宏又提出讓蔡老板幫自己一個忙。“我們支隊里的太陽能發(fā)電機壞了,我打算購置三臺,你有認識賣這個機器的店嗎?”張宏說。
蔡老板表示沒有認識的,幫不了這個忙。
張宏故作苦惱說,他之前認識一個賣太陽能發(fā)電機的老板,但是發(fā)生過一些不愉快,希望蔡老板幫忙聯(lián)系,從他那買3臺機器,每臺35000元,但不要透露是誰要買機器。
“我心里想,都從他那攬下了一樁不錯的生意了,這個舉手之勞的忙還是幫一下。”蔡老板說。
隨后,蔡老板聯(lián)系了銷售太陽能發(fā)電機的李金(化名)。李金告訴蔡老板,自己已經(jīng)不再銷售太陽能發(fā)電機了,如果有需要,可以提供武漢廠家的聯(lián)系方式給蔡老板。李金還透露,廠家拿貨更便宜,每臺只需要29000元。
“張宏告訴我,他買3臺機器,每臺按照35000元的價格,給單位報價是每臺38000元,從中賺取每臺3000元的灰色收入,如果我能用更低的價錢買下,中間的差價就算我的。”蔡先生說。
緊接著,蔡先生聯(lián)系武漢廠家,談妥了要購置3臺機器,共計87000元。這意味著,張宏將從中獲利9000元,蔡老板將從中獲利18000元。
一切都談妥后,蔡老板將此事告知張宏,需要張宏先行匯一部分定金給廠家,由廠家發(fā)貨。這時候,張宏卻突然說,單位財務人員下班了,無法申請購置機器的資金,下午2點半,自己將攜現(xiàn)金到蔡老板公司,由蔡老板將錢匯至廠家賬號。同時,張宏說,這批機器急著用,兩天之內(nèi)一定要抵達平潭。
而武漢廠家老板卻告訴蔡老板,如果機器需要兩天之內(nèi)到平潭,當天早上必須打款,不然下午無法發(fā)貨,就無法按時抵達平潭。
于是,張宏請求蔡老板幫自己先行付定金。擔心上當受騙,蔡老板一再要求廠家早上先發(fā)貨,自己隨后再打款,但廠家決不答應,雙方一直僵持著。最后,兩方協(xié)商之后,廠家降低定金,由50%的定金降至20%,即蔡先生打款17400元給廠家。
驚覺 這肯定是詐騙電話
正決定打款之際,蔡先生將此事告訴了鄭云。鄭云思前想后,覺得十分怪異,除了所謂的“消防支隊”承包工程無公開招標外,張宏怎可能直接攜現(xiàn)金匯款,這在公家單位是絕不可能的。
“政府部門購置大型器械用品,需要走一系列的程序,包括申領購物單、需要正規(guī)廠家或商店開具發(fā)票等等。”鄭云說,他立刻想到這是遇到詐騙電話了。
蔡老板立即通過武漢朋友幫忙查詢,發(fā)現(xiàn)武漢并無該廠家。發(fā)覺上當受騙,蔡先生立即打電話質(zhì)問“廠家”,而電話另一頭則迅速掛斷電話,此后一直未能撥通。
針對此事,記者還專門聯(lián)系了平潭消防支隊,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平潭消防支隊沒有姓張的隊長,這個肯定是詐騙電話。”
“如果市民接到類似的詐騙電話,應該提高警惕并及時撥打110報警。”平潭消防支隊表示,消防部門不會以任何形式,向群眾推銷或者要求有關機構、單位去指定地點購買消防器械或其他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