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小練島水道橋主塔墩S04號墩防撞箱成功運輸至墩位處,這是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首個主塔墩防撞箱,標志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主塔墩施工由水下到陸地的轉換。
兩臺1000噸浮吊正配合抬吊防撞箱
據了解,S04號墩樁基礎為4米的嵌巖樁,為世界上同類橋梁首次采用孔徑達4米的嵌巖樁,S04號承臺為圓端啞鈴形的高樁承臺,平面尺寸為80×32米。其中,承臺防撞箱兼作施工圍堰,由吊箱、防撞梁及聯結系3部分組成,稱為防撞箱。能夠防撞箱平面尺寸為96.8×36.8米,高15.3米,總重3778噸。
S04號墩防撞箱在寧德生產,距橋址水運距離為160公里,防撞箱分在廠內匹配加工完成后分兩個單元起吊,單吊吊重1415噸,需2000噸浮吊起吊,由于下游11公里處有白馬河特大橋一座,通航條件受限,2000噸浮吊無法通過,項目部決定采用“秦航工68”和“大橋海宇號”兩臺1000噸浮吊配合抬吊。
實際上,此次吊裝作業早于4月6日就開始,可是因為每天可作業潮位只有2個小時的時間,要想順利完成此次吊裝就不得不與時間賽跑,浮吊需隨漲潮提前前移,在高潮位的兩個小時內完成4個吊點穿銷、試吊、起吊及退船作業。“起吊時保持兩艘浮吊同步性是重中之重,我們采用兩船并排站位,通過纜繩將兩船綁在一起,由經驗豐富、技術過關的專職信號員指揮實現兩船共同前進后退,保持動作的同步性。”項目部項目工區經理郭華介紹。
歷時20多天,日前,防撞箱最終安全運至大小練島水道橋S04號墩位處。標志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關鍵線路施工節點的轉變,防撞箱封底完成后將由水下施工轉為上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