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人行天橋專項考評將啟,哪些面貌待改進,歡迎致電968111
N本報記者 陳麗娟 田米實習生 張清清 文/圖
百源川池的入水處,藏匿著很多垃圾
今年1月21日,引自八卦溝的池水緩緩注入百源川池,沉寂了二十幾年的一潭死水終于“復活”(詳見本報1月22日A2版《泉州時政》)。可還不到3個月,就有網友“holmes”通過“隨手拍”,記錄下這樣一幕:泉州市區府文廟廣場前,百源川池的取水口處,大量垃圾被附近攤販及部分市民扔進了八卦溝。
本報聯合泉州市考評中心開辦“美麗城市我是大考官”欄目一個月來,不少市民、網友踴躍參加“隨手拍”,記錄下泉州市區各處衛生死角和“臟亂差”等現象。這些“隨手拍”內容見報后,大部分問題如今已得到相應的整改。
此外,今起,泉州市考評中心將啟動市區人行天橋專項考評,本報同時開通征集令。“市民考官”一旦發現哪些人行天橋與市容環境衛生需要改進的,歡迎致電海都熱線通968111。
【隨手拍回訪】水源垃圾污及百源池
近日有網友“holmes”反映,因為取水口處附近垃圾成堆,導致池水水面上的垃圾漂浮物也越來越多,經過時能聞到臭味,很影響市容市貌。(網友“holmes”隨手拍,獎50元)
昨天下午,記者跟隨考評中心人員現場走訪看到,位于府文廟廣場前的八卦溝河面上,隨處可見垃圾和油漬漂浮物。百源川池取水口處,垃圾更多。現場兩位環衛工之一周先生告訴記者,僅他們兩人負責的八卦溝兩三公里的河段,每天沿著河段全天候打撈垃圾,一天下來,差不多可撈起三四車,“木板、塑料盒等什么都有”。
泉州市考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跟蹤督導這些未整改的問題,并逐一發函至相關職能部門,限期整改。
新問題原地滋生
昨天下午,記者和考評人員首站來到涂門街與津淮街交叉口人行天橋,發現此前曾被市民反映的,扶梯上的“牛皮癬”,已清理完畢。不過,天橋兩旁的路面上卻又生出許多“辦證”號碼,很不美觀。
新門街北區6號樓后,此前有讀者反映一井蓋翹起,目前已得到整改;不過,還是在6號樓后,考評人員又發現,內溝河旁有一小堆建筑垃圾,正隨意堆放于此。另在6號樓7號樓之間的路段,一個電信公司的井蓋也是破損的,尚未得到及時修復。
此外,讀者楊先生曾反映,學府街小希夷商業宿舍有衛生死角,綠地也被改造成菜地。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現場發現,綠化帶變成菜地的現象仍存在,同時,小區內的1棟樓二樓排污管道破裂,污水正直接從二樓順著墻壁滴漏到一樓地面。
【考評動態】少林路整條路段正對污水管網清淤
昨天,泉州市考評中心對之前已作考評的道路情況進行暗訪。現場發現,少林路考評時曝出的6處問題,如今不僅還有3處市容方面的問題未及時整改,且又增加了3處新問題。不過,此前考評時發現的路面污水滿溢問題,目前,東湖街道正組織整條道路污水管網清淤整治;海濱街道百源路、刺桐路和刺桐東路此前發現的問題也都已整改到位,暫未發現新問題。
同時,城東街道324國道段、華大街道324國道段、北峰街道307省道、清源街道新華北路及云鹿路等5條道路,整體情況較好,但還存在一些瑕疵。如城東街道324國道火車站段附近護欄外有幾處保潔不到位;考評人員在華大街道324國道暗訪時發現,井蓋破損缺失、垃圾桶破損尚未進行維護更換,排水溝內垃圾清理不到位等。北峰街道307省道路段,(西湖凱來香墅)建筑工地未對破損泡沫進行收集清理,致使大量破損泡沫隨風撒落至路面。
燈柱“兼職”垃圾桶?
市民陳先生:昨天下午,在鯉城區百源路看到,沿途部分路燈的燈柱已破損。這些破損的燈柱,被市民當成小型垃圾桶,隨意丟放垃圾。
(陳先生“隨手拍”,獎50元)
電話亭頂垃圾橫飛
市民曾先生:昨天經過新華南路時發現,經過這段時間的考評,整條道路干凈了許多。不過,一個公共電話亭上方,卻“飛”來垃圾,甚是影響景觀。
(曾先生“隨手拍”,獎50元)
隨手拍,讓泉州更美
曝光臟亂差,表揚整潔美。您可將圖片發送郵件至lijuanqq@126.com,也可將圖片貼在海都閩南網的“海角社區/新聞茶座”,或申請加入新浪微博“海都隨手拍”群。圖片一經本報采用,將有稿酬鼓勵。請在照片后附上:拍攝時間、拍攝地點、當時的情況以及您的聯系方式,方便記者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