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膜廠車間內,“紅水”橫流
“紅水”通過這根暗管排向水渠
永春縣工業園區內,一渠“葡萄水”流向泉州北渠的水源——東溪。針對此事,泉州市代市長黃少萍8月7日作出批示:請永春縣迅速查清“污水”排放的來源,依法依規處理,并采取措施切實做到達標排放。目前,永春縣已召開協調會,并成立領導小組,排查出“葡萄水”的元兇——永春縣工業園區內一紙箱廠。
另外,在“葡萄水”下游100米的地方,一家鍍膜廠埋暗管,將生產造成的紅色廢水排向東溪,昨日被永春縣環保局斷電整改。
永春縣相關負責人昨表示,晉江上游保護牽涉下游居民的飲水安全,對于上游的企業,他們將采取嚴格的監管措施,對下游民眾有個交代。
追查
葡萄水緣自紙箱廠工人清洗油墨桶
東溪奔流向下游,最終流向晉江,成為晉江下游數百萬居民的飲用水源之一。
但,曾經水草豐美的東溪流域如今已變了樣。附近居民還反映永春縣工業園區內,通往東溪的主水渠內竟出現紅色、黑色、青色等各種顏色的污水。
為了再次印證當地居民的說法,記者8月5日第三次來到排出“葡萄水”的永春縣工業園區水渠。經過一天的守候發現,水渠白天排出的水比較清澈,但到了傍晚6點20分左右,一股黑水仍從原來排出“葡萄水”的排水口不斷流出,渠水立即變得烏黑,直到半個小時后下了一場大雨,才將渠水沖淡。
永春縣環保局林副局長昨日表示,縣環境監察大隊和永春縣工業園區管委會日前已組成聯合檢查小組,打開了工業園區內沿途所有污水井蓋,最后發現一家紙箱廠門口的排水井有紅色污水的痕跡,通過檢查該公司生產車間、污染防治設施及污水管網,確定“葡萄水”來自這里。
環保部門稱,這家公司有一些水印車間工人清洗油墨廢液桶和抹布,洗出來的這些水性油墨可能有不同顏色,所以導致排入水渠的污水產生不同的顏色。經過縣環境監察大隊對現場污水的提取水樣檢測,COD(化學需氧量)仍然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目前縣環境監察大隊已采取三項措施要求廠方整改。首先清理排水溝中殘留的廢液;同時按環保驗收文件中要求的,由提供油墨的廠家將所有油墨廢液回收處置;最后,環保部門已向這家排污企業下達了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整改通知書,準備立案查處這起排污事件。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