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林可 楊永敏
林忠錦/文 王浩志/圖
福州超市對蔬菜農殘檢測進行公示已實施多年
【核心提示】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今天的福州市民,買菜時只要掏出手機,對著包裝盒上的二維碼拍,蔬菜的種植地、經度緯度、生產流程、使用化肥編號等等,從田間到上架的信息,全都一目了然。這種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正在我省逐步建立推廣,為市民的餐桌拉開一張從種養到加工、流通、消費一條龍監管的“安全網”。
這張“安全網”早在2001年就開始編織。當時,由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任組長,省經貿委牽頭,多部門參與的“餐桌污染”治理戰役在全省展開。福建成為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內整治餐桌污染的省份,并連續10年將餐桌污染治理列入我省“為民辦實事”項目。
菜籃子安不安全,菜價是否平穩,也讓省委書記孫春蘭十分牽掛,她曾先后兩次到福州永輝超市調研,她要求,“要全力確保食品安全”,“民生問題無小事,群眾生活無小事,各級各部門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
鏡頭一
先“體檢”后公示 蔬菜上市要過好幾道關
3月23日上午,家住福州鼓樓小柳新村的鄭依姆和往常一樣,到永輝超市黎明店買菜,只見她抬頭看看蔬菜專柜上方的公示牌,把春菜放進了菜籃子。“瞧,公示牌上那春菜農殘試紙的藍色最深,說明沒有農藥殘余,買回去,家人吃著放心。”鄭依姆告訴記者。
永輝超市黎明店行政經理李國茂介紹,蔬菜從采購到進入超市上架,要過兩道關:采購時,采購員先對蔬菜農殘進行檢測。而每天清晨四五點,蔬菜運抵超市時,門店管理員還會再抽查5至16個蔬菜品種,如有發現農殘超標,馬上退回。
記者注意到,除了新鮮蔬菜外,水產品的甲醛檢測,豬肉“瘦肉精”檢驗合格單,也都掛在超市醒目位置,讓消費者購買時心中有數。
記者走訪發現,不僅是永輝超市,在好又多、新華都等福州一些主要超市,食品檢測公示成了“必修課”,在上架前把超標菜擋在超市門外。
超市賣場是蔬菜上市前的最后防線,那么種植源頭究竟安不安全呢?
3月24日一大早,記者在福州南通的一個蔬菜基地看到,有人蹲在田間地頭,摘下菜葉,小心翼翼地裝入瓶罐中,乍一看還以為是“偷菜族”,一詢問才知道,原來是農業部門的檢驗員。據介紹,他們不定期到田間,對蔬菜農殘進行實地抽檢。
福州市農業局副局長盧賢浩說,在福州蔬菜基地、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都配備了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器,每天都開展蔬菜農殘日常抽檢,層層把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