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人》報道,提起張三豐,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金庸筆下那個著名的武俠人物。在武俠世界里,張三豐是武當派的開山鼻祖,年輕時為人正氣浩蕩、善惡分明,暮年時宅心仁厚、歷經波折。可這畢竟是小說家的構想,虛虛實實,終究難以分辨。
張三豐,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若有真實的張三豐,那么這幾年炒得尤其火熱的“張三豐為邵武人”之說,又是真是假?
歷史尋跡:傳說眾多南北都有
事實上,根據史料記載,中國歷史上確實有人姓張名三豐。
問題在于其人來歷始終不明,根據已有的文獻記載,張三豐光是出處就有陜西寶雞人、遼東義州人、山西平陽人、羊城人(廣東人),四川天目人、貴州黃平人、金陵人(南京人)、閩縣人、邵武人等多種說法。概括起來,有陜西、山西、遼東等 “北方張三豐”一說,也有四川、貴州、江蘇、廣州、福建等“南方張三豐”的說法。
而不論南北,傳說中的張三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便是因長壽而頗得皇帝的青睞追隨。張三豐長壽之說也有各種版本。在清史正史和地方志有記載,四川巡撫召見張三豐時,張三豐已經有400多歲,隱于巴蜀一帶。在湖北省宜昌縣縣志中,同樣記載著張三豐隱居在宜陵蓮篷崇山峻嶺的龍洞之中,時年己400余歲。根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的考證,張三車享年212歲。而《張三豐外傳》記載,永樂十四年,張三豐已經達到167歲。《邵武府志》中記載的張三豐,更是早已經成為長生不老的神仙。
關于這位“神仙級”人物,甚至還有死而復生的傳說。《太原縣志》中記載,張三豐隱修南峪山中服氣辟谷時,不吃不喝,突然有一天病人膏育,就叫當地的村民幫他殮尸,但是之后村民居然在西安又碰見了他。同樣的事情在陜西也發生過,明代王圻纂集《稗史匯編》記載,洪武二十六年,張三豐在寶雞對他的弟子們說:“吾將死矣,死后四十七日可開視我。”徒弟們遵從他的囑咐,47天后開棺,發現張三豐笑著走出了棺材。除此之外,武當山還流傳著明朝張三豐升仙的故事。清朝雍正初年,又有一位叫汪夢九的人說他曾經遇到張三豐,此時張三豐的年齡應該在500歲左右。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