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歷史文獻對張三豐長壽的諸多記載,吸引了歷朝歷代眾多皇帝四處探尋其人,望得長生不老之法。據《明史》,明太祖朱元璋晚年身患疾病,尋求張三豐卻無果。后來明成祖朱棣尋訪張三豐10年,亦以失敗告終。除此之外,還有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他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
在傳說中,張三豐不僅丹道成仙,更是太極拳的開創者。張三豐的丹法強調清靜煉心以養性。《道情歌》將張三豐的道教內丹修煉描述得天花亂墜,似乎只要煉成了,就可以實現成仙的夢想。又由于傳說張三豐與他的徒弟在武當山修道、升仙,武當派在俠義小說中一直頗負盛名。
據明末黃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銘》所述,內家拳“以靜制動,故別于少林為外家”,是武當張三豐所創。創立太極拳的故事也是很有趣的,據說當時張三豐偶爾看到喜鵲和大蛇在打斗,他仔細觀察,再轉念一想,以此推演成了太極拳。張三豐的太極十三式是所有太極宗派的基礎。據記載,張三豐先后創編的有劈太極、太和拳八式、太極十六式、太極三十六式、太極七十二式等。
無論是“不老神仙”還是武學宗師,關于張三豐,各類文獻中的記載常相互矛盾,各地編撰、流傳及衍生出的故事版本眾多盾,各不相同,難以考證。
總而言之,文獻和傳說中的張三豐便是這樣一種形象:長命百歲,甚至位列仙班,神秘莫測,行蹤不定,皇帝對他頗為推崇:會煉丹藥,開創太極拳,門徒眾多,是道教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現實探秘:邵武張三豐遺跡真假難辨
文獻歸文獻,小說歸小說,現實中是否真的存在張三豐這樣一個人呢?且不論各地的府志,只看官修的《明史》,就可以證明張三豐的確存在過,而不僅僅是一個虛構人物。在現實中確有張三豐其入,只是被記載得過于神化,反而影響了可信度。
那么現實中的張三豐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張三豐籍貫為邵武一說又是否可信?
關于張三豐出生在邵武的說法,證明之一是當地的張氏族譜。
張氏族譜由邵武和平鎮坎下村的張氏第34代傳人張光榮保管著,上面記載:張子沖是張家遷徙至坎下后的第三代長子,也就是邵武張氏先祖張八二的孫子,于翠云庵修煉數載,至大元至正甲辰,敕封三封忠孝神仙。又據《邵武府志》和《邵武縣志》所記載:“張子沖,號三豐。俗名張邋遢,邵武坎下人。”由此可見,張氏族譜里所說的張子沖就是張三豐本人。
根據當地的歷吏專家所說,從這段生平記載來看,張氏族譜中記載的張三豐與《明史》記載的張三豐相吻合。然而,張氏族譜曾重修過,時間恰恰在《明史》編撰定稿出版之后,清朝和民國又經過兩次重修,因此其真實性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