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選購月餅
琳瑯滿目的月餅種類讓人眼花繚亂
2015年12月,國家質檢等部門頒布的月餅新標準開始實施,今年是新標準實行后的首個中秋節,我市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局加強對月餅生產和流通領域監管,對多批次月餅進行抽檢,目前已完成抽檢90批次,尚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商家重視 嚴格執行
記者在延平區某超市看到,大部分月餅生產廠家已經自覺執行了新標準。在某超市的貨架上記者注意到,一款廣東廠家的純蓮蓉餡月餅的配料標明,餡料中蓮子的含量為100%。但同樣存在部分廠家未按照國家新規執行,在配料中未對餡料的含量進行明確標注。業內人士表示,新國標是推薦性標準,不按新規生產的月餅并不能認定為不合格。只能說新規對月餅餡料的要求,可以有效防范商家偷工減料。
除了配料要求,新標準還對月餅生產日期有了要求:“包裝盒里面獨立包裝的月餅具有獨立銷售的能力,應該單獨標示生產日期”;“獨立包裝但不獨立銷售的,而且保質期是一樣的,可以一致標示在大包裝”;“獨立包裝但不獨立銷售的,而且如果保質期不同,大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選擇內部產品中最早的一個生產日期”。
記者來到幾家標有“現燒現賣”字樣的糕點經營店了解月餅生產日期的標注情況,發現普遍都按照國家新規進行。
與商家的“高度重視”不同,大部分市民均表示對新國標尚不了解,購買時也不會研究配料表。“平時買月餅只看口味,不注意月餅的含量問題。”市民郭女士說。
密集抽檢 認真把關
“8月25日,檢查人員除對南平地區月餅生產廠家進行檢查,還對月餅生產小作坊的環境衛生、原輔料采購、添加劑使用、標識標注等情況進行檢查。同時檢查其庫房,要求做到通風防潮,防蟲防鼠,嚴防霉變,嚴格把好月餅銷售的初始關。” 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科科長居斌告訴記者。
居斌介紹,小作坊目前仍然是傳統月餅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普遍存在生產設備簡陋、生產環境衛生條件差、食品質量安全意識缺乏、質量衛生控制能力薄弱等問題,因此必須對小作坊進行嚴格把關。
居斌提醒消費者,前往小作坊購買月餅時,大家必須確認其是否有批準生產的合格證明——《福建省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生產加工條件核準證》,如果沒有,請消費者不要購買。
截至9月7日,市食藥監部門已針對全市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領域組織開展月餅監督抽檢。共出動執法人員662人次,檢查月餅加工經營戶603家,安排監督抽檢月餅139個批次,依據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重點檢驗重金屬、品質指標、食品添加劑和微生物等10個項目。目前已完成抽檢90批次,尚未檢出不合格樣品。 (林夢琳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