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截止2015年,延平區已編制各類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及城市規劃等共70余個。為此,今年以來,延平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多規融合”途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實現旅游、生態與民生的和諧發展。
福建省旅游局政府門戶網站報道 據調查,截止2015年,延平區已編制各類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及城市規劃等共70余個。這些規劃大部份政出多門、交錯重疊,部分還相互矛盾,利用率不高,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執行難的問題。為此,今年以來,延平區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多規融合”途徑,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努力實現旅游、生態與民生的和諧發展。
一是與旅游發展規劃相融合。成立多規融合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全力開展多規融合工作,多方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旅游發展規劃相融合,對列入美麗鄉村示范點村莊的旅游道路、步游道、旅游公廁、生態停車場、游客接待中心以及標識體系等嚴格按照A級旅游景區標準,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和建設,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二是與小城鎮建設規劃相融合。針對不少位于城區近郊的美麗鄉村建設與小城鎮建設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關系。為此,推動近郊村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小城鎮規劃相融合,堅持宜居宜游的發展思路,在兼顧旅游功能,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統籌規劃村莊公共設施、休閑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使小城鎮成為美麗鄉村的游客集散中心、配套服務中心,做到在建設中孕育美麗鄉村,建成后展示美麗鄉村。如,距城區僅6公里的大橫鎮葫蘆丘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小城鎮規劃相融合,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該村不僅是延平城區向近郊村的延伸,而且鄉村味道十足,成為宜居宜游的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
三是與農林水利規劃相融合。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林水利不可分割,農林水利是美麗鄉村的基礎,美麗鄉村是農林水利的延伸。為此,延平區著力推進美麗鄉村規劃與農林水利規劃相融合,合理規劃和布局好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灌溉水庫、中低產田改造、花卉苗木種植基地、精品水果基地建設等項目,為保護好美麗鄉村生態環境,開發農業休閑旅游項目打好基礎。如,王臺鎮新坑村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林水利規劃相融合,今年累計投資1000余萬元,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完成中低產田改造、百合花花卉苗木種植基地改擴建、翠冠梨精品水果基地改建等近5000畝,并著手建設集蓄水灌溉、生態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水庫1座,旅游發展前景看好。
四是與傳統村落規劃相融合。為打造一批集自然景觀、文化生態、民俗風情于一體的美麗鄉村景區(點),延平區還按照“文旅融合”的理念,推動美麗鄉村規劃與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相融合,豐富美麗鄉村文化內涵。如,今年延平區重點推動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的茫蕩鎮寶珠村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相融合,充分挖掘寶珠村古民居、古廊橋、古井、古廟、古道等的文化內涵,增強美麗鄉村獨特魅力,奏響美麗鄉村與傳統文化雙重發展的新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