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新標準正式實施,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其中文標簽不符合相關標準的,將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記者23日走訪多家超市及母嬰店發現,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已基本不見蹤影,但仍有少部分奶粉的標簽不合格。
新規
進口洋奶粉必須要有中文標簽
去年國家就出臺過相應規定,要求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就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
本月起實施的新規,更是要求包括進口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輔助食品都得有中文標簽,而且對中文標簽的詳細內容進行了更嚴格的規定。并增加不應對0—6月齡嬰兒配方食品中的必需成分進行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的基本要求,以往流行的“含有多倍DHA”“DHA親和配比”等廣告語不能出現在包裝上。
走訪
仍有少部分奶粉中文標簽不合格
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和母嬰店,發現原裝進口奶粉包裝上基本印刷了中文標簽,還詳細標注了配料表、貯藏說明、原產國、中國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商標等信息。但是仍有部分進口嬰兒奶粉的包裝上帶著“含有某某成分”的暗示,記者查看了其生產日期,這些標簽不合格的產品,基本是在今年年初生產的。銷售人員表示,此前產品的包裝來不及改,但后續產品標簽內容會嚴格按照新標的規定。
據了解,根據規定,在新標準實施日期之前生產的食品,企業可在食品保質期內繼續銷售至保質期結束,給市場一個過渡期。(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