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家門口”看,大病再到上級醫院看。這一讓患者病情能夠得到合理診治的分級診療制度,今年將把試點擴大至9個縣(市、區)范圍。日前,市政府辦印發《寧德市2016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市醫改辦表示,擴大分級診療試點,可謂其中一大亮點。
分級診療試點擴大至9個縣(市、區)
分級診療,就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各有所長,逐步實現專業化。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新格局。
記者從市醫改辦了解到,蕉城區、福鼎市、柘榮縣開展分級診療試點以來,采取了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科醫生、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人員共同開展慢病管理,全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實行檢驗報告閱讀打印、影像會診傳輸等信息化支撐,開展出入院雙向轉診,健全工作機構設立轉診辦等系列措施,推動分級診療試點取得較好成效。據統計,截至目前蕉城區試點鄉鎮高血壓、糖尿病就診病人較同期增長30%;福鼎市4個試點鄉鎮衛生院就診人數比增21%左右;柘榮縣東源衛生院門急診比增10%,住院人數增長6倍,醫療收入比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