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即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互聯網時代開啟。22年后的今天,中國網民已有7億。如今,入網年齡越來越低齡化,甚至一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已經是老網民了。作為這7億分之一,你還記得人生中的第一個網名嗎?“追風少年”“水晶女孩”“往事隨風”“憂傷的秋天”“薔薇花落”……這里邊有你熟悉的名字嗎?
在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非主流”時代,空間里總會出現一群叫“水晶女孩”的女網友和“追風少年”“往事隨風”的男網友。你還可以從某個人的網名中,看出TA是某個明星、某部電視劇、連載漫畫或游戲的忠實粉。網友“@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丹妮”人生中的第一個網名是“瀟瀟梧桐雨”,“裝得很文藝,后來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遇見’,再后來又換成‘華胥引’,現在的‘暖意’已經變成了謎號,我挺喜歡這個詞,嗯……應該不會再改了。”網友“@逆行鐵路”的網名則是“陪我嘮嗑”,為什么會取這個名?因為受了小品《白云黑土》的影響。網友“@簡二缺學做飯”第一個網名是“冰天雪地”,那時候上初一的他覺得自己內心冰冷缺乏溫暖,覺得這個詞完美地形容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喜歡這個網名喜歡了好久。
@自星星的奔放:2002年人生第一次去網吧上網,申請了人生第一個QQ號,用兩個手指敲了半天,然后取了人生第一個網名“你的微笑”。
@世俗人難逃世俗心:第一個網名好像是,向快樂出發。后面還有……噯妳逝甄锝,看透LOVE紅塵、錦瑟年華誰與度、現實主義者,還有……不記得了。
@貓貓貓喵貓:哀雪人……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叫這個。那個時候的QQ還叫OICQ。啊啊啊啊,暴露年齡了哈哈哈哈哈。
@Mimmy魚:第一個昵稱叫:雪球寶寶,因為我家汪叫雪球,我們都叫他雪球寶寶。
@Br郁桐:心如刺骨般的疼,非主流的年代啊。
@桃樹日長蝴蝶飛:纏綿夢鏡,小時候挺傷春悲秋的,現在想想。唉,果然想掩面而逃!
@你過來我給你加個bug:枯萎的花,那時我八歲,我姐說你這個網名至少八十歲。然后給我改了藍色夢幻。
現在年輕網友的網名越發風趣幽默、接地氣,個人風格也很明顯,在社交平臺上,年輕人也不愛用諸如“水晶女孩”“藍色月亮”“追夢人”這些夢幻般的名字,反倒變成父母一輩的網友專用。網友“@Y向往著家與遠方”說,現在這些網名都是朋友圈叔叔阿姨們的名字。(記者 郭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