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證明了自己選擇的正確。綜合素質對于學競賽是很有幫助的……”這是9月16日第24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金牌獲得者——何曉川在寫給指導老師鐘碧瑾的“生物競賽回顧與總結”中的一句話。
何曉川是武平一中的高二學生,在8月19日結束的第24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他以福建省第一名、全國第二十二名的成績摘得全國金牌,并簽約保送清華大學,這是武平一中歷史上取得的學科奧賽的最好成績。
何曉川的興趣非常廣泛,他不但喜歡生物學,也很喜歡唱歌,更喜歡文學。只要有時間,他就寫小說、寫散文。在他的房間里,有五六本他這些年寫的幾十篇短篇科幻小說。何曉川的母親李琴告訴我們,曉川從小就喜歡看科普和文學方面的書籍,上小學時,他經常去新華書店看書,一看就是一整天,直到晚上書店要關門了,他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上初中時,他更是手不釋卷,是武平三中學校圖書館的常客,他的涉獵范圍非常廣泛,無論天文歷史地理,他都要借來“看一看”。何曉川也很喜歡買書籍,只要手頭有點余錢,他都用來買圖書資料。在何曉川的書房里,擺滿了五六千本的各類書籍,有文學方面的,有科普方面的……勤奮好讀的何曉川知識面很寬,不僅各科成績都很優秀,而且還培養了較好的寫作、演講水平。在高中時,曾兩次參加高一、高二實驗班的辯論比賽,他都獲得了最佳辯手的榮譽稱號。去年,在福建省文化廳、教育廳、福建日報社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閱讀點亮心靈,學習成就夢想”主題閱讀征文活動中,他榮獲中學組一等獎。
李琴是武平三中的一名生物老師,所以,受母親的影響,何曉川從小就對生物比較感興趣。在初中八年級時,他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參加武平一中的生物興趣小組。他說:“有了興趣,才不會讓學習感到枯燥和煩悶。”鐘碧瑾老師擔任的生競班高一時有8位學生,高二時有5位學生。為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習興趣,鐘老師經常讓這幾位學生們輪流當小老師來給其他人講課,每次何曉川都挑選比較難的課題來講解,培養了他很好的獨立思考能力。
正是不斷堅持,不斷努力,何曉川才收獲了今天的成功。(閩西新聞網通訊員 朱春華 王遠康 謝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