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醫生從剛滿1歲的小甜甜(化名)體內取出3cm的結石。對成人來說,3cm的結石不少見,但對1歲的小孩子來說,這塊結石著實“巨大”。甜甜的主刀醫生龍巖市第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陳國強告訴記者,嬰幼兒患腎結石的概率很小,尤其像甜甜這樣結石這么嚴重的、必須通過外科手術治療的,在全國來說都極其罕見。
高燒40度后發現結石
小甜甜才滿1歲不久,一個多月前,她突然發高燒到40攝氏度,到長汀縣汀州醫院檢查后才發現是雙腎結石合并感染引起的,于是轉院到龍巖市第二醫院。“1歲的寶寶腎大小才6、7公分,小甜甜的左腎結石有3公分,右邊也有2.5公分,相當于半個腎了,這在龍巖還沒發現過,在全國都很罕見。”陳國強說。
小甜甜結石嚴重,反復發燒,還引起了敗血癥,已經沒法通過吃藥等保守治療排石,如不進行手術,將有生命危險。但給這么小的寶寶動手術,風險相當大。幸好,手術很成功,7日上午,小甜甜左腎結石被成功打碎取出。另一邊結石則要等小甜甜修養兩個月后再手術。
懷疑和吃奶粉有關
小甜甜才一周歲怎么會得這么嚴重的結石?經過對結石成分分析,醫生發現小甜甜體內感染了奇異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是一種重要的致病菌,人體一旦感染,結石會發展得特別快。”陳國強說,大部分結石都是長得很慢的,但感染了奇異變形桿菌后,它產生的特殊物質會讓鈣全附在結石上面,一年時間,結石就可能長滿整個腎。
據了解,小甜甜自出生起就沒怎么喝過母乳,也沒有吃其他東西,唯一的食物就是某品牌奶粉。他們因此懷疑和甜甜長期吃奶粉,水分攝入不足有關。此前兩個月,該院先后確診了2歲兒童、5歲兒童腎結石的病例。“和成人相比,嬰幼兒腎結石患病率很低,但近年來卻有增多趨勢,我們懷疑和現在嬰幼兒吃奶粉比例增多有關。”陳國強舉例說,現在配方奶粉往往有各種添加劑,孩子并不能完全吸收消化,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因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質,特別容易引發腎結石病癥。
陳國強提醒各位家長,平時要多給孩子喝水;在選擇嬰幼兒奶粉時要盡量選擇知名品牌,沖泡奶粉也不要太濃;盡量避免半夜給孩子喝奶粉,因為半夜孩子活動量少,排尿次數少,多余的鈣等雜質容易沉淀;定期為孩子做體檢(如做彩超、尿常規),及早發現各類病癥。(記者 劉玉榮 通訊員 羅倫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