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3日訊 “爸爸,我是嘉欣啊,你睜開眼看看我。”夏洪賓睜開眼睛,看著坐在病床邊的嘉欣。“爸爸,認得我的話就握著我的手。”一只有力的大手緊緊握了過來。這是13歲的女兒和爸爸的互動方式。
8月17日,在龍巖打工的夏洪賓突發腦溢血,無法言語,他只能用這種方式回應女兒。每當這時,嘉欣總會忍不住哭起來。
今天,嘉欣就要回重慶老家了。她不能讓爸爸知道,其實學校早就開學了,但她還沒注冊,她一直拼命努力學習,就是要成為爸爸的驕傲。可爸爸住院已經花了7萬多元,學費、醫療費都成了問題。前天,她抱著一絲希望,撥打了海都熱線通95060。
嘉欣幫爸爸按摩
為了掙錢,爸爸7年春節沒回家
昨天上午,在龍巖市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一個女孩小心翼翼地站在重癥病房外,順著打開的房門,看著里面病床上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安靜地躺著,偶爾活動活動左腳。十幾秒后,重癥病房的門被關上了,女孩又坐回到走廊的椅子上。
這個女孩是13歲的夏嘉欣。嘉欣總想多看爸爸兩眼,就連護士出入病房這短暫的十幾秒也不想錯過,“明天就要回老家了,可能又很久看不到爸爸了”。
夏洪賓和妻子來龍巖打工已有八年,夏洪賓找了份保潔員的工作,妻子則打些零工。嘉欣由奶奶一手帶大,在重慶老家的土房里生活。
妻子每年會回一趟老家,但夏洪賓為了掙錢、省路費,回家次數更少,“爸爸每天要拉9趟活,一大早出門,太陽下山才回家,請一天假就少一天的錢”。小嘉欣也盼著一家人團聚,但懂事的她很理解爸爸的難處。
今年春節,夏洪賓回了趟老家,雖然只呆了一個多星期,也沒趕上除夕,但這8年來第一次團聚的春節,還是讓嘉欣非常高興,“以前每年都看別人一家團圓過年,很羨慕他們,我的心里也設想過很多次一家人一起過春節的樣子。”說到這兒,嘉欣紅了眼眶。
爸爸的期待 是女兒進步的動力
嘉欣很早就學會了獨立。從四年級開始,她就在學校住宿,已經能照顧好自己,“但爸爸還是會擔心我,打電話時常問我會不會做飯,要照顧好自己”。
從入學開始,每年的學校家長會都是嘉欣自己參加,不過,爸爸雖然忙,卻對女兒的學習非常上心,為了給女兒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夏洪賓給嘉欣轉了兩次學,“你現在不錯,但是到了更好的學校,你會認識到自己的差距。”爸爸的話,嘉欣仍記憶猶新,小學時嘉欣穩定在年段前五,可轉學到了更好的初中,進校成績排名才200多位。嘉欣才第一次理解了爸爸的話。
每周周末的通話,夏洪賓都會問到嘉欣的學習情況,嘉欣不會做的題,夏洪賓還會拿出紙筆記下,自己分析做完后,再給女兒講解。
父親的期待,成了嘉欣的動力,她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每次考完試都會向爸爸報告,有次考了年段37名,嘉欣還特意借了同學的手機發短信告訴爸爸,而這一次爸爸仍然像往常一樣,笑著說了句“不能驕傲,要繼續努力”。初一的最后一次考試,嘉欣終于沖到了年段第十位。
看病上學都要錢 女兒想過輟學乞討
8月17日,夏洪賓突發腦溢血住院,嘉欣從重慶老家坐了兩天火車來到龍巖,洗了個澡,就趕往醫院。4天里,除了回家吃飯外,嘉欣都陪在爸爸身邊。每天下午4點半,是家屬探視的時間,只有半小時。
每天,嘉欣和媽媽要從家往返醫院三趟,走路要半個小時,坐摩的只要5元,但母女倆沒舍得坐,“只有爸爸手術那次趕時間才坐了”。自從夏洪賓住院后,母女倆也再沒吃過肉,“炒個青菜就是一餐,省錢給爸爸煮粥熬湯買點肉”。就這幾天,嘉欣母女倆都瘦了5斤。
其實,學校已經開學了,可嘉欣還沒交錢注冊,向老師請了一個星期的假。爸爸住院治療的這段日子,已經花了7萬多元,“每天賬單都是負的,親戚們湊了再把錢交上,現在差不多花光了,以后不知道該怎么辦。”嘉欣媽媽說。
據夏洪賓的主治醫生介紹,夏洪賓是左腦出血,目前他已恢復意識,但右邊身體無法活動,說話也有困難,這需要長期康復治療,治療費用至少需要5萬元。
嘉欣說,自己曾想過輟學,“治病的錢都沒有,上學的錢哪里來,去打工,甚至是上街乞討也行”。但在家人和老師的勸說下,她才打消了這個念頭,“爸爸最想要的就是我好好上學,我不能讓他失望”。
記者手記
愿幸運眷顧她
“我是一名初一學生,我爸爸腦溢血在龍巖住院……”幾天前,我們接到這樣一個特殊的求助電話,讓我接觸到了嘉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接觸嘉欣兩天,她再次詮釋了這句話的意義。她性格外向,采訪中,她并不怕生,說話邏輯清楚,顯示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她的懂事、樂觀、禮貌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長年在外,她學會照顧自己,學習成績優異;父親生病,她學會按摩煮粥,分擔母親重擔,隱隱有著家中小主心骨的味道;父親生病后,她連肉都舍不得吃……
昨日下午,夏洪賓從重癥室轉到普通病房,這讓嘉欣臉上出現了難得的笑容。嘉欣站在床邊,習慣性地給爸爸按摩,看著爸爸,嘉欣笑了笑,“其實我知道我給他按摩就像撓癢一樣,但我還是想給他按摩。”
都說,愛笑的女生運氣都不會差,愛笑的嘉欣在經歷挫折之后,更需要愛心鑄就的雨后彩虹,讓臉上的笑容早日回歸到這個小姑娘的臉上。
愿幸運眷顧她。(海都記者 戴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