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來閩來巖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深化改革開放,突出創新驅動,加強民生保障,振紅土地雄風,謀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龍巖。
【主要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5%左右;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左右;外貿出口總值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內聯引資實際利用市外資金增長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全面加強自身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制軌道,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探索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確保“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責任必須為、法無禁止均可為”。建立健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加強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執法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更加突出務實為民。始終將民生訴求作為政府工作的第一信號,堅持“四下基層”,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實實在在為群眾謀福祉。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措施,深入抓好“四風”突出問題的整改,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力壓減“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優先保障教育、衛生等民生事業發展。
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對分內之事馬上就辦,對困難之事攻堅克難,對棘手之事善于破解。強化效能督查,嚴格行政問責,大力整治“庸懶散拖”,切實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努力創造更加公平開放、規范有序、充滿活力的發展環境。
始終保持清正廉潔。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增強勤政廉政意識,筑牢思想道德防線。真正把黨紀政紀當成高壓線、警戒線,保持敬畏之心,扎緊制度籠子,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堅決從嚴查處違法違紀案件,用嚴的制度和鐵的紀律打造過硬干部隊伍。
贛龍鐵路復線今年可建成通車。
1.實施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行動計劃
抓好重大投資項目。全力抓好“2014~2018年重大項目推進計劃”,加快推進261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30個重大工業項目、165個重點工業新增長點項目,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其中技改投資400億元。新羅龍泰新能源一期、上杭太陽銅業特種電線電纜、武平正德光電二期、中汽宏遠客車、紫荊脫硝催化劑等項目建成或投產,新羅森寶異地技改、武平12萬噸不銹鋼冷軋生產、長汀清華紫荊永磁電機、百雀羚南方生產基地、漳平特鋼鑄造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贛龍鐵路擴能工程、漳永高速、古武高速武平城關至東留、龍長高速古城互通等建成通車,加快推進南三龍鐵路、廈蓉高速龍巖擴容工程建設,扎實推進浦建龍梅鐵路、龍巖火車站北站房綜合樞紐、漳龍鐵路漳平至鐵山洋段電化改造、古武高速永定至上杭段、廈蓉高速龍巖東聯絡線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走出去”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深化“三維”項目對接。整合招商資源,改進招商方式,推行點對點產業招商、小分隊招商、以商引商,實施巖商“回歸工程”,拓寬招商渠道。加強項目跟蹤對接,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抓落實,促進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充分發揮“新古田會議”后續效應,在引進央企、軍民融合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強項目策劃開發和儲備,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工作,提高項目對接率、成功率。
完善督查推進機制。建立重大項目“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和領導掛鉤、部門聯動、動態調整、綜合考評等機制,把工作項目化、項目節點化、節點責任化。落實項目用地、用林,加強要素保障。創新融資方式和渠道,積極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