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和廈門等地警方最近聯手行動,成功捕獲化學制麻“鼻祖”肖某。
1989年畢業于某農學院的肖某,工作6年就被提拔為副鄉長,不久調任副鎮長,后來還當了某局副局長。
一個副局長是如何蛻變成全國利用化學品制造麻黃堿“第一人”,同時被各地制毒分子稱作制造麻黃堿祖師級的“肖師”、“麻梟”、“鼻祖”?帶著一系列疑問,12月2日,導報記者深入龍巖長汀縣公安局采訪,揭開了肖某由一名公務員蛻變成公安部督捕的網上逃犯的歷程。
長汀公務員蛻變制毒鼻祖 曾事業有成今妻離子散
升職無望副局長轉學制毒
1989年8月,肖某從某農學院畢業后被分配至長汀縣河田鎮政府。1995年6月,工作未滿6年的他因表現突出被提拔為副鄉長,不久調任副鎮長、某單位副主任科員、副局長。2004年8月,肖某因受賄被免去副局長職務,2006年成為某單位的一名辦事員。
升職無望的肖某,打起了走捷徑掙錢的歪主意。
“要是你能利用化學品技術制造出麻黃堿,你就掙大錢了……”2008年底,他認識了在云南等地販賣含麻藥品掙到大錢的朋友,得知提煉販賣麻黃素能獲取巨額利潤后,其開始籌劃提煉加工麻黃素。肖某利用大學學習獸醫專業掌握的化學品知識,以及擔任某副局長期間主要分管化學品生產質量安全管理的經驗,2009年開始,他從網絡上下載了制作麻黃素的配方。同年2月、3月份,他購買了一公斤當年未被列管的溴代苯丙酮(2014年5月12日被列為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管制),然后利用單位的實驗室反復進行實驗,最終獲得了利用溴代苯丙酮等化學品制造麻黃堿的方法。
不久,肖某等人購買了溴代苯丙酮等易制毒化學品及旋轉蒸發器等設備,在該縣南山鎮開始制作麻黃素。2009年7月7日晚,肖某在一座民宅內制造麻黃堿時,被長汀縣公安局抓獲。該案是長汀縣境內第一起利用化學原料非法提煉加工麻黃堿的案件,也是全國第一起利用化學品制造麻黃堿案。2010年4月,長汀縣法院判處肖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同年,肖某被開除公職。
部督逃犯被稱為“麻梟”
懂得利用化學品合成麻黃堿技術的肖某很快在販毒界傳開,刑滿釋放后,不少制毒違法嫌疑人找上門來,要求合作。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肖某鋌而走險,重操舊業。2012年初,肖某伙同鄧某等人在江西省寧都縣設立9處窩點,瘋狂提煉加工制造麻黃堿。2012年5月11日,肖某制麻團伙成員鄧某等13人被寧都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抓獲,肖某負案在逃。同年2月開始,肖某又伙同劉某等人在福建安溪縣金谷鎮用同樣的手法瘋狂提煉加工制造麻黃堿。2012年9月,劉某等人先后被警方抓獲,肖某再次僥幸脫逃。
經查,肖某系上述兩起涉麻案件的幕后老板。在案件中,他負責提供資金、原料并兼做技術指導,伙同他人制造生產麻黃素,并負責將制造生產出的麻黃素回收銷售,以此獲取巨額利潤。2012年7月2日和9月27日,肖某先后因涉嫌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被寧都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安溪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刑拘上網。
肖某先后在福建、江西、云南、貴州、河南、山東等省四處傳播利用溴代苯丙酮等化學品制麻技術。各地制毒分子都稱肖某為“肖師”、“麻梟”、“鼻祖”。福建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將肖某列為一號督捕對象。今年,公安部將肖某列為部督網上逃犯進行全國通緝。
金錢開路反偵察能力強
肖某異常狡猾,具有極強的反偵察能力,其早期提煉加工麻黃素賺了不少錢,每到一處,即用金錢收買人心,建立了龐大復雜的關系網。江西寧都、福建安溪等地警方多次對其實施抓捕均被其逃脫。
今年9月28日下午,專案組民警通過對前期偵查得到的線索進行分析研判,獲悉肖某可能在廈門海滄區興港六里小區暫住的重要信息。當晚10時許,在省公安廳的指揮下,在廈門市公安局、龍巖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專案組民警最終在廈門海滄區興港六里某住房內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肖某。
至此,潛逃兩年多之久的長汀化學合成麻黃堿的“鼻祖”肖某終于落網,祛除了長汀禁毒民警久壓心頭的一塊“心病”。
肖某1966年10月出生在長汀縣南山鎮的一個小山村,是村里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年輕人。妻子賢惠,兒子聰明,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曾經讓全村人羨慕不已。但是,他利欲熏心,將聰明才智用在了歪道上,結果被判刑入獄,丟了公職。其妻子因此受到刺激,精神失常,離家出走3年多,活不見人死不見尸,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瞬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盡管如此,肖某仍然不思悔改,重操舊業,以為憑自己的反偵察能力可以平安無事。殊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