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大世界:“廁所 黃金時代 說”折射中國之變
廁所的歷史,差不多與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一樣漫長,公元前2500年,廁所就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印度河流域等地。廁所雖小,卻是人類文明的尺度、國家形象重要窗口。
世界廁所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4億人生活在沒有廁所或廁所衛生較差的環境中,有的國家因為廁所衛生問題引發大量疾病,直接影響了國家生產力,造成的GDP損失高達5%。廁所作為衡量旅游服務的重要標尺,某些時候更被視為國家“維持聲譽和增加投資信心”的關鍵。
日本《讀賣新聞》曾報道我國一些廁所,沒有隔板和單間,上廁所時可以看到旁邊人的臉,有些父母讓孩子在馬路上大小便。以前外國游客對中國旅游環境反應最強烈、又感到最無可奈何的問題就是廁所。
而在中國開展廁所革命以來,引領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惠及億萬國民和來華的海外游客,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點贊。據不完全統計,境外媒體對此的相關報道超過16萬條,正面報道超過93%。中國廁所革命已成為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的窗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印度等國家主流媒體及各類互聯網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廁所革命,熱議中國形象、中國文明、中國民生、中國旅游之變。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前秘書長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說,現在他對中國的廁所環境十分滿意。中國強力推進廁所革命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決策,這對于游客尤其是國際游客的旅行體驗十分重要。
海南三亞市南山景區“第三衛生間”亮相。
“很震驚中國廁所革命取得的成績,在甘肅的戈壁沙漠,竟然看到了可以無線上網的廁所,太不可思議了!”這是意大利媒體《今日意大利》一篇報道中的表述。
英國《金融時報》刊登題為“開展提振旅游業活動后,中國涌現出大量衛生間”的報道,文章稱中國廁所建設正迎來一個黃金時代。